为丰富辖区居民暑期生活,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8月20日下午文化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滕州市妇联,开展 “滕爱有家,相伴成长”之非遗皮影戏制作活动,吸引近30组亲子家庭参与,实现“非遗传承+亲子互动+社区文化建设”的融合推进。
(一)趣味问答启幕:点燃求知热情
活动在轻松活泼的“你问我答”环节中拉开帷幕。小朋友们围绕皮影戏的起源、特点、角色分类等话题踊跃举手,积极发言,童言童语中充满了对这门古老艺术的好奇与想象。这一互动形式不仅迅速活跃了现场气氛,更在寓教于乐中有效向在场群众传递了基础而关键的皮影知识,激发了大家的深入探索欲。
(二)专业授课指导,解码匠心技艺
随后,专业的非遗指导老师为居民们带来了深入浅出的制作讲解。老师从皮影的选料、画稿、雕刻、上色到连缀、操纵等步骤逐一分解,细致传授了传统制作技巧与核心要领,并分享了皮影戏背后的文化故事与艺术价值。居民们凝神聆听,在对匠心技艺的赞叹中,加深了对非遗文化深厚底蕴的理解与尊重。
(三)亲子协作创作:雕琢非遗温度
理论知识的灌溉最终需实践来巩固。在工作人员分发制作材料后,活动进入了温馨的亲子协作环节。家长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对照着老师的指导,小心翼翼地组装关节、固定竹棍。每一步都需要耐心与配合,现场氛围专注而融洽,浓浓的亲情与协同创作的成就感在指尖流淌,一件件独一无二的皮影作品逐渐成型。
(四)创意剧场展演,演绎文化新篇
活动最高潮莫过于创意皮影戏展演环节。小朋友们自由组合,每四人一组,首先发挥奇思妙想,在草稿纸上共同构思并编写出充满童趣的《西游记》新编剧本。随后,他们手持自己亲手制作的孙悟空、猪八戒等皮影角色,分组走到光影幕布之后。伴随着自编的台词和欢声笑语,一个个鲜活的皮影形象在光束下舞动,演绎着属于他们自己的西游故事。传统的经典与现代的创意在此刻碰撞出灿烂的火花,现场化身为欢乐的微型剧场,掌声与喝彩不断。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锻炼了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创造力、表达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更通过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深化了家庭情感纽带。它巧妙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子播撒进童心,增强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与凝聚力,是文化路社区与市妇联联动服务家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生动而成功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