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 “聚焦‘五新’强作风 攻坚提升建新功” 工作走深走实,鲍沟镇以干部作风攻坚大讲堂为抓手,汇聚全镇干部智慧力量,掀起建设“中国玻璃新城 现代活力鲍沟”的热潮。为搭建互学互鉴平台,分享作风建设中的实践经验、攻坚破难的思路举措,现将部分优秀讲稿进行展示,引导广大干部以先进为标杆,深刻领会“五新”要求的内涵实质,激励全镇上下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锤炼过硬作风,把讲稿中的思考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为鲍沟镇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建新功”的强大合力 。

扎根乡土守初心,为民服务担使命
鲍沟三村党支部书记 赵莹
大家好!我是鲍沟三村党支部书记赵莹。很荣幸能和大家分享学习落实市委王书记“五新”要求的一些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村级党支部书记,我始终坚信,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今天,我想从 “扎根之基”“服务之责”“主心骨之任”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感悟与实践。
一、以信念为根,深扎乡土厚植为民情怀
2012年,我刚接任村党支部书记时,村里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部分群众对未来充满迷茫。看着家乡的现状,我内心满是焦急与不甘。我时常问自己“作为土生土长的三村人,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这个问题,成了我扎根农村的初心起点。为了这份信念,我走街串巷,深入了解群众需求,考察村里的资源情况,谋划村子的发展蓝图。
二、以实干为责,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党支部书记,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关乎着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始终把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
(一)强基础,让乡村“旧貌换新颜”。刚上任时,村里的道路坑洼不平,一到雨天,泥泞不堪,群众出行十分不便。为了改善交通条件,我带领村“两委” 班子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同时发动村民投工投劳。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一条宽敞平整的水泥路贯通全村,群众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道路通了,群众的心里也亮堂了。我们乘势而上,先后实施了电网改造、自来水入户、路灯安装等工程。如今,村里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夜晚的村庄灯火通明,自来水干净方便,群众的生活越来越方便、越来越舒心。
(二)兴产业,让群众“腰包鼓起来”。产业是农村发展的根基,也是群众增收致富的关键。为了摆脱村里产业单一的困境,我带领村“两委”班子多次外出考察学习,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我带头流转土地,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2025年,我村招商引资了善品食品加工项目,一方面增加了集体收入,另一方面实现了部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三)解难题,让乡村“和谐稳定”。在农村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矛盾纠纷。作为党支部书记,我们要敢于担当、善于化解,做群众的“和事佬”“贴心人”,积极构建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组建了由党员、村民代表、乡贤等组成的调解队伍,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通过我们的努力,村里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少,邻里关系越来越和谐,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三、以担当为任,做群众信赖的 “主心骨”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作为党支部书记,我们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三秋三夏、抗旱防汛、国土监管等重点工作期间,我带领村 “两委” 班子成员,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圆满完成了上级党组织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回首过去,我们在扎根农村、服务百姓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深知,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展望未来,我将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在产业升级中闯新路、在乡村治理中谋新篇、在城镇建设中展新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支部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是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展产业发展渠道,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提高产业附加值,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多实惠。
三是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四是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用心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您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