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全国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推进组发布了绿色建材下乡活动优秀案例(第一批),山东滕州市玻璃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绿色建材发展典型集群,滕州金晶玻璃有限公司入选绿色建材下乡活动优秀企业案例。


滕州玻璃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聚集在鲍沟镇,已经形成年产值120亿元的产业规模,产品涵盖功能玻璃、建筑玻璃、家居玻璃、艺术玻璃、机车玻璃、工业冷链玻璃等众多领域,拥有超白浮法、Low-e镀膜、导电膜、超薄、银镜、装饰镜、钢化、中空、夹胶、防火、精雕、蒙砂、强化等60多个品种,年产3.2亿平方米。进入新世纪,滕州玻璃先后应用在“复兴号”高铁动车、中国国家大剧院、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和阳光谷,闪耀在巴西足球世界杯国家体育场、全球最高楼“哈利法塔”以及迪拜机场,成功打入众多知名家电、智能家居、建筑装饰和光学应用企业供应链。


滕州聚焦聚力“强工兴产、项目突破”战略,围绕打造国际高端玻璃新材料产业集群,委托中国建材规划研究院编制产业规划,加快建设9.16平方公里的玻璃新材料产业园,与中国建材认证集团联合建成省内唯一的玻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齐鲁工业大学共建山东省玻璃工程技术中心,高标准建成国内首家玻璃园区氟化物污水处理站、全智能地沉式变电站。目前,园内设有各类保障服务平台7个,构建了协同创新、物流供应、融资担保等完善的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政策通、信息通、配套通、市场通、运营通、平衡发展等“新九通一平”。


围绕构建雁阵型企业矩阵,纵深推进领航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成长计划,加速推进TCO导电膜玻璃、LOW-E节能玻璃产业链等项目建设,持续培壮金晶新材料、丰华玻璃、元凯恒盛等链主企业,推动产业链企业发展到217家,建成智能化生产线71条、省市级企业创新平台5个、取得各类专利300余项。引导支持企业与高等专业院校合作,订单式培养“文化创意+技能”双料人才120余人。目前,全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和省级产品认定31个;获得自营进出口权企业42家,产品远销欧美、俄罗斯、印度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超过2亿美元,有力推动了产业向品牌化、专业化、绿色化、国际化发展。


投资36亿元建设了集玻璃深加工、展贸、物流、研发、电子商务、玻璃检测检验为一体的“中国玻璃城”,引入废气处理、污水处理、粉尘过滤等污染处理装置,集聚玻璃企业217家,年产各类玻璃3.2亿平方米,形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邻墙企业实现邻墙供应”的发展生态,被认定为“国家火炬滕州玻璃精深加工特色产业基地”。在转型发展中不断升级跨越,构建了以金晶集团等“链主”企业为龙头,丰华玻璃等深加工企业为支撑,润宏玻璃等销售企业为配套的玻璃产业集群供应链。与中国建材工业规划研究院等六所高校院所深度开展产学研合作,先后柔性引进岳远征教授等高层次人才12人,攻坚重大关键技术、“卡脖子”技术20余项,获评各类专利300余项,规上玻璃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引导成立滕州市现代玻璃产业协会,设立12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充分发挥重大项目专班制和重点项目专员制作用,创新“企呼政应、接诉即办”企业诉求解决机制,以强有力的服务保障,让企业发展更安心、更放心、更舒心。



滕州将紧扣时代脉搏,瞄准“低碳+、应用+、数字+、品牌+”方向,突出真空、电子、导电膜等玻璃新材料高端领域,持续在产业体系构建、企业主体培育、园区配套完善上加力提速,力争2025年底产值突破300亿元,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高端玻璃新材料产业集群,让“明净智能”的滕州玻璃,为“美丽中国”建设增光添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