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北派少林拳,是流行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的地方性传统武术项目,距今已有180余年的发展历史。据资料记载,北派少林拳的最初创始人是因避祸而入滕县教传武术的少林寺云游僧人清颍上人。北派少林拳是由清颍上人亲传弟子王恒佩先生在少林武术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苏鲁豫皖交界地区的许多拳派的精华,在少林武功的基础上加以融汇提炼,形成了内容博深、技艺精湛的包括拳术、器械和养生导引功等三项内容的传统武术系统。
滕州北派少林拳拳术系统大致可分为“长拳”和“短打”两个类别。长拳类以远距离攻握的技法为主,具有代表性的套路有十二路弹腿、卯时拳、黑虎拳、六路式、六家式、绍兴拳、少林查拳、鲁智深醉打山门拳、猴拳等;此外与查拳和大、小洪拳等拳种也有不少相同之处。其动作大体上是在一条横线上往复演练,还包含有二起脚、旋风脚、扫堂腿等动作。短打类以近战技法为主,用肘、膝、肩从近距离进行攻击的技法多,具有代表性的套路有单挑锤、少林锤、小五手、八闪番等,一般情况下都是长拳、短打兼练。
无论是长拳,还是短打,行拳的基本姿势都是共同的,都是采用弓箭式、骑马式、虚式、四六式、独立式、坐盘式、仆腿式等姿势构成拳路,这些原则与大架太极拳也有相同之处。滕州北派少林拳器械系统主要分为长兵械、短兵械、软兵械、双兵械、暗兵械、御射兵械六个类别。
2018年4月,《北派少林拳》入选第四批滕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来源:文旅滕州、《滕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滕州市政协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柳琴戏研究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