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活动,进一步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切实将优质文化艺术资源送到基层、送到百姓身边,打通服务基层群众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丰富的“文化大餐”,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我市持续打造节庆活动品牌,深挖节日文化内涵,策划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相继开展了春节联欢晚会、元宵节民间游艺展演、庆“七一”广场舞展演、红荷节文化惠民演出等特色文化惠民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深入推进“戏曲进乡村”,面向全市开展“群众点单、政府买单”的“文化下乡”模式,大力实施“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项目,全年演出1200余场次。同时,组织庄户剧团评比,选拔出优秀庄户剧团队伍参与巡演,提升“戏曲进乡村”演出质量和演出效果。通过走访以及开展文艺座谈会、小戏小剧创演推进会等方式,深入了解各类群体的文化需求和偏好,确保文化活动创作及开展贴近群众生活。
我市积极组织开展特色主题活动,重点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承办枣庄市群众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举办民间游艺展演、龙狮争霸赛、广场舞大赛等,通过多年推广,形成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群众参与。积极指导各镇街开展“文化进万家”“黄河大集”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并指导各文博场馆举办“文化大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公教活动”“非遗进校园”“名家书画艺术展”“滕图读书会”“善国讲坛”等特色文化活动,满足不同群众的文化需求。我市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建立“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和支持基层文化爱好者、文艺骨干等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等各个环节中来,让群众从台下走到台上,从观众成为主角,增强群众文化自信和价值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