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不断拧紧安全生产责任链条,紧盯重点行业领域,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夏季安全生产“集中攻坚”行动等,深入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从严从实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我市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将安全生产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述职内容,压实监管责任,市政府领导、各镇街、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坚持每月带队检查安全生产,督促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市安办下发加强废弃场所、大跨度结构厂房、机动车维修、电动自行车等领域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督促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34家重点企业进行驻点监督,聘用5名“安全管家”常驻化工园区,开展入企帮扶指导。常态化成立执法督导组下沉一线,联合检查、暗访督导,坚持周调度、月通报。
我市部署开展夏季安全生产“集中攻坚”行动,聚焦矿山、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围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落地、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重大安全风险化解、安全生产非法行为整治等五个方面实施“集中攻坚”,不间断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严格落实闭环整改、动态清零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共检查企业单位1.17万家次,排查整治隐患问题1万余项,已全部整改到位。扎实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着力构建“1个总方案+23个部门25项子方案”总体架构,落实清单管理、工作调度、会商研判、督查督办、示范带动、晾晒考评六项工作机制,保障三年行动各项动作落到实处。截至目前,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专题安全培训130次,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345次,开展实战训练演练250次,安装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56家,治本攻坚专项投入1471.26万元,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聚焦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工贸行业领域,围绕“四到位、五从严、六必究”15个刚性要求进行集中整治和量化提升,不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推动650家企业开展自查自纠,组织执法人员抽查检查企业231家,排查整改重大事故隐患65项。
我市持续加强电气焊作业专项整治,在全市范围推广应用电气焊作业智能化监管平台,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手段为每台电焊机“加芯赋码”,实现电气焊作业从“以人管人”向“以码管机、以机管人、以智管焊”转变。加强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对全市241家涉有限空间企业、2.2万余处有限空间进行全面排查,运用风险告知牌、安全警示标识和责任包保等有效措施,提升安全防范水平。加强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整治,依托“大学习、大培训、大考试”活动组织开展全员学习,加大执法检查和暗访抽查力度,抽查检查单位1642家次,排查发现隐患问题608项,全部整改完毕,责令停产整顿1家。加强外包施工作业专项整治,坚持市镇联动、部门联合,摸排高风险外包施工企业95家、低风险外包施工企业25家,推广落实着装标识管理、外包施工实名信息化系统等有效手段,全力打击违法分包、转包等不安全行为。
我市高标准开展全国第23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布设21处安全生产宣传咨询点,开展家庭防火、用电、用气安全演示、水上救援演练、心肺复苏展示、公益体检等多项活动,发放宣传资料6万余份。高质量开展“走基层”活动,动员各镇街、各有关部门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五进”安全宣传“走基层”、“大屏+小屏”联动宣传、安责险事故预防服务进企业等活动,深入生产一线、田间地头、群众身边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和应急自救技能,大力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