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鲁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座谈会在滕州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民委原专职委员孙学玉出席会议并讲话。山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宗教委党组书记白山,国家民委理论研究司二级巡视员陈晓嫚,枣庄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张国洲,枣庄市委常委、滕州市委书记王广部以及国家民委、山东省民宗委有关处室负责同志,枣庄和滕州两级市委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学典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子今,中央民族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麻国庆,四川大学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首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石硕等16名专家学者参加座谈。
会议强调,召开鲁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座谈会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是传承鲁班文化、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的积极尝试,也是对有形有感有效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有益探索。通过座谈发言,进一步增进了“鲁班是各民族共有的,鲁班精神是各民族共创的,鲁班文化是各民族共享的”共识。
会议要求,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入挖掘鲁班历史文化所蕴含的各族人民共同培育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准确认识中华文明历史起源,准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逻辑,准确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要切实加强鲁班文化基础理论研究,发挥高校专业优势,进一步回答好鲁班历史文化起源、形成、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要加强鲁班史料整理,挖掘和运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实物和文化遗存中的鲁班元素,进一步完善鲁班历史文化叙述,不断丰富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要持续深化交流合作,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和教育实践基地作用,营造鲁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的浓厚氛围。要深入开展鲁班文化宣传教育,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内涵,推动鲁班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