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团中央基层建设部《青年之家·青年夜校项目实施指引》要求,滕州团市委把诊问脉摸需求、联动各方强建设、服务青年促发展,倾情开办“青年夜校”。截至目前,滕州市青年夜校已开设课程50余节,服务青年1800余人次,“下了班上夜校”已成为滕州青年的生活新风尚。
找准“三个关键”,为青年所需“雪中送炭”
定优课,吸引青年。立足于夜校公益性、普惠性原则,采取免费体验课、单次课、系列课、专题课的方式,灵活设置,先后“上线”了非遗技艺、生活美学、艺术熏陶、实用技能等50余种可互动、能参与、有趣味课程,满足青年多样化需求。
选好址,方便青年。根据青年流量特点,在青年分布密集的商圈、街区周边,依托青年之家、青春社区等团属阵地,同步吸纳具备良好硬件设施的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社会机构参与建设,形成青年之家主校区、遍布城区6个方位分校区、N个培训据点临时校区为一体的“1+6+N”夜校体系,基本保障青年就近就便“赋能充电”。找好人,留住青年。开展“青年夜校合伙人”招募行动,引入培训机构、青联委员、乡村好青年等师资开展专题授课,号召团属社会组织、青年“能人”共同参与夜校运营,提升夜校专业性。
构建“三个体系”,为青年所想“锦上添花”
社会化运营。回应青年低成本学习要求,构建“青年出一点、市场让一点”的运营体系,联合社会组织、培训机构推出300-500元的高质量系统课,满足青年群体的差异化诉求。社团化管理。成立学员联络群5个,联系青年1500余名,筛选表现活跃的学员组建专职团干、班委会、学习小组的“1+1+N”团队模式,形成夜校秩序青年维持、课堂纪律青年管理、课程内容青年评价的管理体系。
精准化服务。依托青年夜校IP,开发帆布包、水杯、中性笔等文创产品,根据打卡签到次数提供不同的文创产品奖励,赋予青年学习荣誉感和获得感;举办城市定向赛、夜校成果展等新颖活动,引导建立兴趣交流小组,赋予青年学习氛围感和仪式感。
探索“三种路径”,为青年所盼“持续赋能”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紧扣经济发展大局,专题推出非遗教学、技能提升课包,提升青年职业技能。通过订单培养、供需对接方式,将青年创作产品通过青春市集、电商平台统一销售,让青年学习成果“变了现”,青年学员共享分红,让青年切实感受到夜校带来的实惠。五一期间,夜校产品非遗拓片在龙泉庙会热销,日销售额高达2000元。
构筑思想引领高地。坚持青年思想政治引领为核心,由浅及深,逐渐将服务范围拓展到法治教育、心理疏导、思想引领等领域,开设青年人易于接受的理论学习、品格塑造等课程,引导青年榜样分享青春故事,以身边人讲述身边事,潜移默化影响青年、引领青年。目前已开展“青春故事分享汇”3期。撬动凝聚青年支点。以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建设为抓手,针对青年紧跟新潮、活力四射的特点,组建以兴趣爱好为核心交友圈,举办青春市集、红色剧本杀等社交活动破“圈”,鼓励青年走出来、交朋友、换真心。截至目前,依托青年夜校学员群体,联动“两企三新”青年、乡村好青年等群体开展草地音乐轰趴、“青新相伴”亲子爬山等活动,将青年夜校打造成为联系服务青年的多元化载体,有效凝聚青年600余人,为团的工作有效开展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