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面积72.6平方公里,目前入区企业864家,其中“四上”企业331家,规上工业企业198家。近年来,滕州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的重要指示精神,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统筹整合经开区和所在街道相关资源,在“联”字上下功夫,在“融”字上做文章,在“助”字上聚合力,全面推动经开区和街道相互融合、一体联动,走出了一条“区街共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今年前三季度,滕州经开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84亿元、税收32亿元、进出口总额91亿元、利用外资1.25亿美元。
一、聚焦“互联”强堡垒,构筑党建共同体。针对经开区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和党建工作标杆不断提升的实际,充分整合经开区和街道党建资源,以党建联结企业、拓展产业,筑起携手共建、左右联动的党建共同体。一是组织联建。采取“强强联合”“先进带后进”“携手晋位”等不同方式,围绕经开区、街道和企业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分期分批进行“结对共建”。建立季度交流制度,通过座谈交流、举办联谊活动、开展党性教育、组织考察学习等方式,加强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学习交流,共同促进提高。深入实施“双培养”工程,指导帮助企业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目前,街道10个五星级党支部与经开区内的10家非公企业党组织签订了“党建共建协议”。二是阵地联用。整合经开区和街道党建阵地资源,打造区街党建阵地共享矩阵。善南街道党工委所辖基层党组织的党建活动室向非公企业党组织开放,经开区、善南街道辖区范围内的各级党群服务中心面向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员、群众提供“一站式、精准化”服务,在经开区内构建“一刻钟党群服务圈”。同时,联合经开区内有关企业和街道相关职能部门组成专门服务队伍,利用村居、社区和企业的活动阵地开展各类便民服务,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三是活动联办。围绕服务项目建设、企业生产、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街道和经开区结对党组织,利用善南街道商会、“一品园”廉洁主题公园、市纪委监委南部纪检监察协作区等载体,联合举办共听优秀党课、共唱红色歌曲等活动,让不同领域党员互相对标,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理论水平。目前,已经开展党建工作互查互评互比、社区志愿服务、“当一天网格员、下一天车间”双向体验等活动130余次,为企业职工解决各类问题240余件。
二、立足“互融”强工业,塑造发展新优势。经开区和街道围绕强工业兴产业,充分利用经开区这个工业经济的主阵地,串联大中小企业,融通上下游产业,做大工业底盘,提高工业质量,以工业强带动区街强,全面助推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项目共引。充分发挥经开区“产业+政策”、善南街道“土地+配套”的互补优势,破除固有思维模式,大力探索建立区街联合招商机制,在招商队伍建设、业务培训等方面广泛互动合作,实行招商企业数据共享、项目税收利益分成,形成“1+1>2”的共建效果。近年来,先后开展联合招商20余次,投资50亿元的中材三期、分别投资10亿元的爱啤士精酿啤酒和滕阳高端机床创联体项目等大项目纷纷落地投产,新签约的投资12.5亿元的有荣机床项目和投资50亿元的腾达特种钢丝项目已开工建设。二是资本共融。聚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经开区和善南街道积极搭建银企合作桥梁,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经开区组织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单位组建“金融管家”团队,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金融服务。2022年,累计为43家企业办理融资抵押贷款8.78亿元。今年初,成功引进中东资本1.05亿美元注入山东嘉诺电子公司,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善南街道借助镇街挂职金融干部,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加强企业资金需求排查摸底,先后帮助6家企业协调贷款2300万元,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难题。三是产业共通。创新“链式”思维,突出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积极推进产业互通互联,贯通产业上下游,延长产业生态链,搭建区域内产销生态圈,形成大中企业做品牌、小微企业做配套的良性发展格局。面对年产值过亿元的百特电器在产能、原料供应等方面的发展瓶颈,善南街道有效利用紧邻百特电器的闲置厂房,瞄准其产业链条,先后精准引进了百佳新材料、阳帆塑胶等4家上下游配套企业,为百特电器提供硅胶、五金、喷涂、开模等一条龙服务,构筑形成了“一公里产业生态圈”,实现了企业的蝶变发展。
三、围绕“互助”强服务,推进共建促双赢。坚持“双向服务、互助共建”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经开区和街道的职能作用,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能力,共同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一是同建服务力量。善南街道创新组建“1+1+2+N”(1名网格长+1名网格专员+2支专业服务队伍+N个服务单元)“为企服务”专属网格。在此基础上,经开区再为每个网格增派1名网格指导员,进一步配优配强为企服务力量,常态化开展政策解读、减税降费、日常巡查、联勤联保等服务,全力打造“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专属网格服务品牌。目前,20名网格指导员、20名专业网格员、170余人的专业服务团队已成为服务企业的中坚力量。二是同助企业成长。建立企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由经开区、善南街道和辖区企业共同参与的企业发展推进工作专班,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难题,推动企业健康成长。截至目前,已召开联席会议15次,为中材锂膜三期等15个重点企业解决发展难题30余个。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构建分层分类、动态管理的企业梯队培育模式。近年来,经开区和善南街道36家企业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3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净增25家。三是同调矛盾纠纷。善南街道和经开区成立由双方骨干党员组成的矛盾纠纷调解小组,建立区街党组织负责人联合接访制度,及时解决辖区企业职工的合理诉求,积极化解因环境污染、道路损坏、劳动纠纷等问题引发的信访问题,确保小矛盾不出厂区、大矛盾不出区街。在滕阳高端机床创联体项目建设过程中,针对群众反映的扬尘、噪音污染等问题,区街共同发力,蹲住靠上做好周边企业和居民的工作,在最大程度降低污染的同时,最大限度提升项目建设进度,仅用时8个月时间便建成投产,并纳入省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