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匠到战略家
——《有效的经营者》中的管理破局与经营升维之道
郭训旗
宋志平先生以四十年扎根企业经营管理一线的深厚积淀,从基层“运动员”成长为世界 500 强企业的“领航员”,将实战经验与深刻思考凝练成《有效的经营者》这部管理思想宝典。翻阅此书,不仅是对企业经营智慧的汲取,更是一场重塑管理认知的思想洗礼。
《有效经营者》一书重点阐述了两个层面。其一,从管理到经营的跃升。“管理是正确地做事,经营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旨在提高效率,经营则着眼于提高效益。”管理做得好虽能提升效率,却无法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而经营得当,企业才能拥有光明未来。其二,从普通经营者到有效经营者的跨越。宋志平先生基于四十年实践经验及对数百家企业的观察,创造性提出有效经营者的5项任务、10大能力与16条常理。其中,正确选择、有效创新、资源整合、创造价值、共享机制这五大任务,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基石。书中指出,经营关乎战略,管理属于战术层面;管理是经营的重要支撑,而经营则指导着管理的方向与重点。企业领导者做好管理是基础,而做好经营、成为有效经营者,既是使命与责任,也是更大的挑战。
现实中,许多企业负责人深陷“管理陷阱”。创业初期,他们既是战略决策者,又是执行管理者,习惯了亲力亲为,形成管理惯性。当企业规模扩张,市场环境复杂多变时,仍执着于内部管理的“细枝末节”,忽视了战略经营的重要性。面对业绩下滑,不是从市场定位、产品创新等经营层面找原因,反而过度强化考勤、削减福利,真是大错特错。读过《有效的经营者》便会明白: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管理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无法通过管理无限降本增效;而经营的边际效用是递增的,经营得越好,效益越高——这正是经营与管理的最大区别,对经济转型期的我国企业家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企业领导的首要工作是做出正确选择,应将主要精力放在经营上,把管理工作下移给部下,从管人管事的日常事务中脱身,主动走进市场,思考行业变化与企业未来。要坚持正确选择,注重效益优先、利润和现金流优先等,牢牢把握事关企业生死存亡与发展进步的重大核心问题。
新时代征程中,作为国有企业负责人,不仅肩负着提升企业效益的重任,更承担着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有效的经营者》不仅是一本管理工具书,更是照亮企业发展道路的明灯。我们应以其为指引,主动突破思维局限,提升经营能力,在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
荐书人:郭训旗,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市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