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是人常见的情绪表现,其与人体生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早在几千年前,我国传统中医的研究就已经开始了,这一点甚至可以在《黄帝内经》当中找到例证。所以说,不论是医术高超的中医,还是技术精湛的西医,都有共同的定论——生气有害健康!
“不生气不生气,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生气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这首诙谐的小打油可见人们在控制情绪和追求豁达上所作的努力。既然从时间的角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都应该多保持乐观态度,那我们又如何做到不生气,以健康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呢?
生气就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句话简直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口头禅,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每年因为暴怒,或由于长期郁结压抑成疾被送往医院的人,在世界各地的总数都要以万计,其中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不计其数。还有医学研究表明,很多患者感觉不舒服时,做了各种检查也没有发现疾病,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心理状态对身体造成的影响了。人有很多难言的苦衷是无法表达出来的,当他不堪其重时,身体会承接过去,比如,压力大的人后背会疼;长期过于替别人着想,自己得到不关爱的人,容易患上胃溃疡;还有些完美主义的强迫症患者,则容易在血压上出问题……这就是说,现实生活当中的大多数人都还没有掌握让自己“不生气”的技巧,稍微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难免心浮气躁,急火攻心。
万事皆有道,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与坏心情绝缘,也是有很多技巧的。通常情况下,大家都会鄙视阿Q的“精神胜利法”,但实际上,这种自我安慰、自我宣泄的做法能够非常有效地排解一个人心中的郁结。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在外人看来,似不合儒家礼数,甚而在个人修为上,也会觉得些许有亏,但若之于自己的健康有用,何不用之?先把自己的情绪关照好了,自身有了力量,再去换位思考、以己度人,方是正路。
本书作者广泛收集了大量佛法、哲学典故,从中萃取、浓缩出了最为精华的8个章节,分别从“死理较真”“宽心常在”“与人斗气”“知足常乐”“个人私欲”“牢骚抱怨”“吃亏是福”“学会舍弃”和“静心随缘”等方面来论述自己的观点。书稿整合编撰过程中精心挑选,文笔超脱清丽,翻阅本书时有如沐春风之感。
星云大师说得好,一个人的胸襟开阔,则事事如意,不论走到哪里,都会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在这里,我们也祝愿所有触碰到这本《不生气的活法》的人,在随后的生活当中永不生气,心境开阔,一生幸福常伴。
荐书人:栗 国,滕州市政协委员,滕州市荆善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