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注定平凡 唯有艰苦奋斗
王 楠
读完《平凡的世界》这本书,让我懂得:面对生活的苦难,只要能够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路遥是以《平凡的世界》(共三部)为其代表作,在当代文坛上构筑了令人瞩目的艺术之碑,其宏阔的艺术画卷展示了当代城乡社会平凡的世界中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发表后,受到了读者和文学评论界的关注,曾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并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该作品荣跃 “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榜首,则是对路遥艰辛劳作的最恰当的褒奖。
《平凡的世界》力图再现中国当代历史上那个从乱到治转折时期的社会风貌,再现中国农民在那个时代中的命运沉浮和人生追求。这一点,仅就作品的第一部而言,也足以窥一斑而知其全貌。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中,路遥把国家大事、政治形势、家族矛盾、村与村的械斗、农民生活的艰难、新一代青年的情感纠葛,以及黄土高原古朴的道德风尚、生活习俗都真实而细腻地描绘了出来,构成了一幅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农村生活的全景式画卷。即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父老温馨动人的情愫,又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社会、历史和人生的富于哲理性的深刻思考与理解,读来严峻悲壮、真切动人。
在《平凡的世界》中,作者推出了孙少安、孙少平等奋斗者的形象。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也有各自不同的人生需求和个人欲望。他们最突出的特点是不满于农村的落后现状,不满于父辈乃至祖祖辈辈那种固守土地的生活方式,一心想改变自身的生存环境。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一种进步的生产力,这正是我们农村,我们国家的希望所在。与一些不问世事的文人墨客不同,路遥立足于乡土社会落后、贫困、停滞的历史,急切地呼唤着社会的变革,他的创作中一以贯之的是对艰苦跋涉的人生之旅的深情关注。这样,体现在他笔下的形象系列的一个基本模式便是:一个又一个的不同形态的人生旅程,人与环境的不同方式的搏战。这里既显示了作者对于人生艰难曲折的充分体察,又张扬了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
在《平凡的世界》中,固然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生境遇和人生态度,然而从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二人心头迸发出来的,仍然是我们所熟悉的那支在贫穷和苦难中百折不挠、昂扬奋发的歌。
自身的经历和他所熟悉的环境,使得路遥常常把作品的生活场景置于城乡交叉地带,《平凡的世界》也是如此。这样,作品中便不可避免地出现城乡差别与个体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冲突,出现农村青年离乡与恋土的矛盾。作者恰是在这种特定的审美把握中显示了他的历史眼光与文化意识,其作品也因此始得在当代城乡社会广阔的背景下展现农业文化与工业文化、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撞击与嬗变,在历史的进步与道德的痛苦中把握历史前进的足音、社会发展的脉搏,成为人们通常所说的生活的“镜子”与“教科书”。从这个角度而言,《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是到目前为止作者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最为集中的体现。
平凡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是平凡的。可能我们历经一辈子也无法改变些什么,也可能我们会为生活而奋斗一辈子还是一个微乎其微的平凡人,但是我们仍要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作者:王楠,滕州市政协委员,山东真谛律师事务所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