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善读书
【书香政协】芦 楠|精品好书推荐
时间:2022-10-13

《弟子规》中感悟教子有方


芦 楠


收拾家务整理书架,抽到书架上的一本《弟子规》。这是女儿三岁时买给她的启蒙读物,一晃八年了,当初一板一眼教女儿念书的情景又浮现眼前,继而展卷细读,再次回味,依然意味深长。


《弟子规》成书于清朝,是李毓秀先生根据孔夫子在《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扩展而成的,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家教家规的一个集成,它既有文脉的传承,又有具体的细节,既通俗易懂,又便于施行。用它来教育子弟,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常言道“百善孝为先”,书本开篇就讲中国人无不认可的孝道教育。其中对孝道的阐述非常的翔实,比如开头就讲“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是一个人对我们至亲至爱的父母亲最起码的恭敬态度。正如《孝经》里面所说“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由此可见,从古至今首重孝道,而孝道的教育就凸显的至关重要了。


其次,人际关系教育对现在的家长和孩子,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而在后面一篇“出则悌”中,正是告诉我们如何处理好与兄弟和长辈的关系,兄弟关系扩展开来到社会上就是朋友关系。


现在国家开放生二胎、三胎,很多朋友都打算再生,一来希望家族人丁兴旺;二来希望孩子将来有个伴儿,对于孩子将来处理人际关系也有帮助。那么在真正要二胎、三胎前,还是要做一些功课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育问题,有些家长教育孩子过程中,往往会比较重视“兄道友”,而对于“弟道恭”有时会疏忽很多,于是时常会有这种现象发生,虽然孩子有伴儿了,可是每天家里哭闹成一片,有悖于我们养育的初衷。


兄弟关系要兄友弟恭,这是总原则。在“出则悌”开头就告诉我们如何处好兄弟关系---“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这里面讲的很明白,就是哥哥姐姐要友爱弟弟妹妹,弟弟妹妹要恭敬哥哥姐姐,这样才会和睦,父母亲才会安心,这是大的原则。具体生活中要教导相互礼让,兄弟间最容易起冲突的地方,在《弟子规》中也举了出来---“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财物比较容易成为人与人争斗的焦点,一言不合也会变成争执的对象。所以要教孩子礼让,不要争执,心量要宽大,才不容易产生冲突。


篆体的“教”字,左边代表身教、模仿,右边好像一支手拿着一个树枝为孩子指引方向,耳提面命,循循善诱。我们了解了这些,才会比较容易把教育弄清楚,才能把《弟子规》应用的更加得心应手,我们的子弟才能“德日进,过日少”。


荐书人:芦楠,滕州市政协委员,滕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科副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