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善读书
【书香政协】王 珂|悦读分享
时间:2022-10-13

平凡之路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读书体会


王 珂


我和《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的纠葛算起来近30年了,高中时期沉浮于书山题海,却又向往着文学世界。在和同学交换借阅的时候,第一次入手了这本书,乡村农村的题材,平淡压抑的文风,让少年时期的我无法认同,短短的几章后就放下,转身继续投入到书山题海中。


我再次偶遇它,已经是数年之后,行走在通往“文学青年”的路上,路遥书写的这个“世界”,在中青年人群中正引发讨论的热潮。在已经记不清的那个路边摊上,我怀着能在同龄人中彰显不同、增加谈资的小心思,以便宜的价格买下了它,从而走进了黄土高原那艰辛的世界中。那是我首次感受到路遥在简单文字中蕴含的厚重情绪,经历尚少的我无法完全代入其中,却依然被情节所吸引,被精神所感动。孙少安破产落寞让我揪心,成功致富让我同感欣喜,在初步领略这本书的魅力后,我又放下了它,继续着我眼中那浮躁而又精彩的生活。


在我“三十而立”的年纪,从荧幕上再次遇到了它。最初,我是带着读过全文的优越感去审视电视剧,然后繁忙的工作中,断断续续地观看,我突然感受到,我从未了解过路遥,尽管我一直以路遥的读者自居;我也从未了解过《平凡的世界》,尽管我也曾多次向朋友同事推介过它。我又买了一本崭新的书,放在了我的柜子上,偶尔的几次翻看后,就因工作和琐事将它再一次遗忘。


大约是在一年前,加班后驾车回家的路上,年过不惑的我,从收音机中听到了朴树的《平凡之路》。不自觉的哼唱中,突然又想起了它,书中的内容回忆起来已经很模糊了,但是感情在脑海萦绕。当晚,我又翻开了书,一页页的翻看中,熟悉的情节在回忆中翻绕,过往的岁月被重新打开,少年的赤贫兄弟、青年的孤独奋斗、中年的落寞沉淀和意气风发,映射着我过往的人生时光。正如某些文艺话语所描述的:中年人的阅读,读的是自己。我从书中找到了共鸣,曾几何时,我的生活就像孙少安一样,怀着简单的希望,由差到好一步步的转变,每天精神抖擞地跳上生活的马车,吆喝呐喊着冲向前方。


结缘半生,在落笔写下感悟的时刻,我对《平凡的世界》有了真正的理解,并在阅读中,与曾经的自己达成了和解。我认可了孙少平的选择,也释怀了自身过往的遗憾,在明白生活艰辛的同时,也衷心感谢时代的发展带给我们的更多选择。我无意从家国天下的角度去解读它,不愿去过分的讴歌它,我逐渐开始理解孙少平,正如他一样,我从年少时的学习阅读中,不断地从自身的局限中解放出来,去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在困难苦难的磨砺下,追求精神的解放和灵魂的自由。


书中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是相通的,创作者从现实提炼思想,行文成书;阅读者由书中寻求共鸣,理解现实。我们人人都是孙少安,70年代-80年代,农村由贫困走向温饱,21世纪的我们,则从落后走向富强。我们都在用双手奋斗着梦想,用实干谋求着发展,两个时代的人们,有着共同的自强与自信,有着奋斗与拼搏,会遇到挫折和痛苦,一步一步奔向幸福和快乐;我们人人又都是孙少平,在世界这个环境中,时时刻刻感受着自卑,向往着繁华,经受着一次次的落差,却又无时不在坚持自己的梦想,我们都在从学习中拥有思想,在奋斗中实现价值,孙少平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不懈抗争、追求向上的精神,而我们这一代,则经历着中华民族由弱至强,不断彰显文化自信的过程。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并不平凡。在疫情肆虐蔓延的今天,中国彰显着大国情怀与责任担当,以全国之力抗击疫情蔓延的同时,向多国提供支援,共同维护全球卫生安全;在乌俄战争如火如荼的时刻,我们感慨着复杂的国际形势,尽享安静平和的生活。出生在这个伟大的国家,身为伟大民族的一员,我们永远不必妄自菲薄,祖国带给我们的好处,我们一生受用不尽。《平凡的世界》中有一句话是“人可以平凡,但绝对不可以平庸”。而我的感受却是,身为中华儿女,我们每个人都不应当甘于平凡,无论何时何地,都应拥有坚定的精神信仰,都应坚定的去爱自己的国家,因为对于我们的国家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平凡的人。




作者:王 珂,滕州市政协常委、姜屯镇应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