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委员风采
安富国: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时间:2022-02-17

  近日,滕州市界河镇迎来马铃薯收获季,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市农业农村局马海艳打开手机上的“田间档案”APP,查看村民记录的当天收获价格和产量。 

  “以前,种植户施肥、浇水全凭经验,收成和收入也只有一个大概的记录。现在有了这个帮手,我们就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实际情况。”马海艳向记者展示手机上APP的使用方法:登录之后,农户可以随时记录填写当下的农事操作,比如,基肥、冲施肥及农药的品牌、用量,每次灌溉时长等,还可以记录每一项农事操作的成本,比如今天收获用工花了多少钱、卖了多少钱。日常进行记录,后台可以统计。一季或一年,农户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自己这段时间的成本、收益,可以简单的分析,自己的成本占比例多的是什么,哪些是可以减少的,进行农户进行生产成本的核算和分析。 

  这款APP,是由市政协委员、无党派代表、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安富国以及马铃薯专家、市农业农村局马海艳等人共同研发的,一周前获得中国版权保护中心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运用科技的手段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是安富国一直的心愿,也是他一直在做的工作。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一名政协委员,安富国将目光聚焦在强化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上,他发挥自己在软件开发方面的特长,与马铃薯专家合作,牺牲休息时间,从20211月开始,历时一个多月,开发了这套农产品生产情况记录及分析系统。 

  安富国告诉记者,该系统可以方便记录农产品的品种、种植模式、收获情况,统计在农业生产过程各项成本,化肥、农药使用情况,农户可以随时随地在手机上记录各项数据,管理人员在后台可随时查看所有农户的生产情况,包括肥料及农药种类、各项成本、收成产量及销售情况,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更好地指导生产。农户如果遇到病虫害,还可以拍照上传,供农业专家调取和分析,更科学的指导农户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及时发现全市的共性问题,防患于未然。 

  “发展智慧农业,是中央有关政策的要求,更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助推‘三农”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生态化、集约化发展,提振农业发展效力,助力乡村振兴。”安富国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