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社情民意
发扬滕州工匠精神 加强企业品牌建设
时间:2018-03-07

发扬滕州工匠精神  加强企业品牌建设

中共界

(发言人:李利华)

品牌是一个企业和地方核心竞争力,也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标志“名片”。比如,说起青啤、海尔都会想到青岛,说起淘宝、娃哈哈就会想到杭州,再比如浪潮和济南、万达和大连,等等。可以说,品牌象征着一个城市,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提升。

曾几何时,滕州在全国拥有雄狮、彤晖等知名品牌,享誉海内外,但随着时代发展,逐步消减消退。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品牌培育力度,品牌建设工作显著提升,但整体水平还不高。调研发现,主要存在四个方面问题:一是意识差。品牌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多数企业创牌的意识不强、认识不够、积极性不高,有的依靠产品包装和广告吸引眼球,甘于贴牌、做“山寨”、简单模仿,忽视品牌建设和内在质量建设。二是总量少。全市现有各类市场主体140354个,仅有注册商标6286个,平均22个经营户才持有1注册商标;一些企业只知道靠推销、挖渠道、卖质量,没有自己的商标产品,一些企业认为规模小没有必要注册商标、创建品牌。三是知名品牌少。绝大多数工业企业商标品牌价值不高、市场影响力小、竞争优势弱,在已注册的商标中,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省著名商标、山东名牌产品仅57件,占注册商标总数的0.9%四是政策环境有待完善。相关部门的服务只是注重企业注牌、创牌工作流程的指导,在提供各项政策法规培训、培育龙头企业、提升品牌价值方面做得还不够全面细致,等等。

近年来,国家、省市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出台了《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召开品牌建设大会,国务院将每510定为“中国品牌日”。品牌战略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品牌时代主旋律、品牌创建冲锋号已经奏响。滕州作为墨子和鲁班故里,在新时代大背景下,如何弘扬创新和工匠精神,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走进品牌建设新时代,建议:

一、强化品牌意识。建议召开全市品牌建设大会,对各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品牌企业进行重奖,引导全社会形成尊重品牌的良好氛围。开展好“中国品牌日”活动,建议将每年5月定为品牌建设月,将2018定为品牌建设年,制度化推进品牌建设,增强企业“靠商标增效、靠品牌发展”的意识。大力开展品牌推展活动,在办好红荷节等有关展会的基础上,积极组织我市企业参加国际国内重要展会,主动对接山东品牌全球行、中华行、网上行系列活动,并通过发布会、博览会、研讨会等方式,多渠道宣传推广我市品牌产品,不断扩大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二、强化分类推进。建议将品牌建设工作纳入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的总体部署中,根据我市工业基础现状,制定近期与长远发展规划,突出培育重点,实施分类指导。1对于有一定品牌优势的骨干企业,如中科蓝天、鑫迪家居等,要善于挖掘品牌内涵价值,加大扶持力度,在政策、资金、技术、宣传上给予重点倾斜,着力培育一批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2对于有一定品牌基础、特色成长型企业,要规范管理,加大品牌保护和营销,积极申报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认定,提高商标品牌价值。3对于重点出口企业,要指导进行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推动出口企业从“贴牌”向“创牌”,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4对于规模较小、产品创新水平较高,但品牌意识不强的企业,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企业了解品牌工作内容、服务方式、优惠政策,增强企业创建积极性。5对于新办企业,要从名称核准抓起,对新开发产品,先行商标注册,同步考虑品牌创建,实现商标品牌建设一体化发展。

三、强化质量标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力。建议开展“质量提升行动”,通过科技人才创新,推动企业标准化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夯实企业品牌建设基础。一是坚持标准引领。深入实施“标准+”战略,鼓励有实力、有积极性的龙头企业,更多地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的制订,抢占产业制高点,以标准引领行业发展,提升品牌影响力、竞争力。二是坚持质量优先。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开展“质量标杆”活动,推进和支持企业开展生产规范操作GMP)、质量管理(ISO9001)等体系认证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改进技术装备,以一流的技术装备生产一流的产品。三是坚持创新驱动。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加大科技投入和专利申请力度,鼓励企业建设技术创新平台,增强创新能力,开发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提高品牌技术含量,提升品牌价值。

四、强化政策扶持。近年来,我市在质量品牌建设方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下步关键是落实。在全市面上,建议实施好三项行动。一是品牌培育行动。对全市商标品牌进行梳理分析,确定重点培育对象,建立“商标品牌培育储备库”,形成“培育一批、扶持一批、推荐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创建氛围。二是品牌保护行动。加强品牌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品牌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支持利用大数据,建立企业自我保护、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三位一体”保护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活动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三是品牌宣传行动。建议加强对滕州品牌宣传的总体策划和系统推进,支持品牌整体推广,支持新闻媒体加大对知名品牌企业宣传力度,讲好滕州品牌故事。深入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26”世界知识产权日、“5.10”中国品牌日、“质量月”等活动,推动全社会形成品牌消费和绿色消费理念,创造人人爱护品牌、关心品牌、享受品牌的社会氛围。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品牌就是形象、就是价值、就是竞争力。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政府、企业、社会携起手来,开拓创新,锲而不舍,推动品牌建设再上新水平,为建设现代产业强市、生态文化名城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