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农村“厕所革命”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农工党滕州总支 孔 磊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省委省政府也在全国率先提出,明确要求从2016年起,用三年时间完成全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并已连续两年作为重点惠民实事强力推进。滕州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了“政府统一领导、公共财政扶持、专业服务结合”的工作体制。全市改厕任务15.76万户,截止到去年底,已完成近6.9万户。面对还有一年时间就要全面完成任务的严峻形势,在刚刚召开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再次明确指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抓好户户通、农村改厕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工作无小事,农民生活是大事。农村“厕所革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直接考量着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必须把这项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农工党滕州总支十分关注我市农村的“厕所革命”问题,专门成立调研组就此问题持续观察、跟踪调研。通过走访座谈、分析思考,我们认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建议引起重视:
一是建设资金短少缺。调查中了解到,在改厕工程方面,基础设施条件好的村,农户院内外已经全部硬化,改厕施工时,就要对原硬化地面进行破拆和恢复,这就增加了施工成本,每户配套900元明显偏少。在管网配套方面,枣庄市按照平均每户600元的标准对污水管网进行奖补,而从实际建设情况看,需要近千元,缺口较大。在污水治理方面,按PPP模式,传统的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投资估算应在12.4亿元左右,而且每年的运行费用还要高达4000万元左右。由于耗资巨大,所以我市没有再推进污水治理的引申工程。资金问题制约了整体工程的实施,造成目前普遍存在的改厕难度越来越大、“三格式化粪池”闲置、农户不积极不配合的“尴尬”现象。
二是改厕施工不规范。有的安装人员施工不精细,排气管未靠墙用卡箍固定,化粪池埋深不达标,也未采取覆土等防冻措施,有的脚踏式冲水器既没有加固也没有埋设地下,有的更未按要求在清掏口周围砌垒检查井。我们先后走访了三个镇的九个村庄26户村民,多数村干部有委屈,10户村民不高兴,有11户村民为了节约用水,厕所改造成了摆设而弃之不用。有的村干脆挖个坑把“三格式化粪池”一埋了之,就算完成了任务,前不对厕口,后不接污管,造成巨大的人财物浪费。目前又进入了冬季,在外裸露的水管难免冻坏,维修起来又是不小的费用。
三是维护服务拖后腿。有的镇没有同步实施改厕后包点维修、定期收运、粪渣资源利用等后续管护工作,多是利用社会化组织,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抽取渣液,费用由农户掏腰包,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群众的负担。
四是污水处理跟进慢。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关心“改厕后末端出水往哪里去”和“集中收集起来的污水如何治理”等问题。目前,多数农户改造后并未连网,储污箱污水满后因抽取不及时外溢,相当数量农户出现了“院内卫生院外脏”“自家卫生四邻怨”等现象。对此,干部群众有苦难言,普遍反映强烈,亟需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
农村“小厕所”体现的是“大民生”,反映的是“大文明”,折射的是“大形象”。农村“厕所革命”涉及千家万户,量大面广,所需资金巨大,又是极其重大的民心工程。为此,我们建议:
一是把住建设关口,真正打造放心工程。要严把厕具质量关,对招标的厕具要实地考察和进场检测,实行全程监督。要严把施工技术关,建立市、镇、村三级质量监督体系,市住建部门也要对各镇的施工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要严把工程验收关,严格落实“三级确认、两级验收”的工作流程,整村完工后,市级要委托第三方机构实地验收,做到完成一村、验收一村。弄虚作假的,严肃处理。
二是完善服务体系,切实做到管理到位。要建立农村改厕便民服务中心,公开服务标准、服务承诺和服务电话,向群众提供维护服务。要建立渣液清运服务体系,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渣液收集企业,根据人口数量、村庄规模和服务半径划定企业服务范围,按标准配备吸污车,合理收取费用。要建立资源化利用体系,根据渣液的收集量和利用量,依托农田、蔬菜种植基地,分别建设生物发酵池,对收集的渣液进行集中储存和继续发酵,回用于农田和蔬菜种植基地。
三是实施引申工程,加快污水管网建设。目前,大部分镇是由个人或社会化组织成立的服务公司采取抽粪车抽取渣液办法,解决改厕后污水排放问题。从长计议,必须实施引申工程,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厕所污水进行处理。控制好运行成本是保障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营的关键。建议在每户600元配套管网建设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再由市级财政适当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建设无动力处理设施(零耗电生态过滤床污水处理系统),彻底对改厕后污水进行集中治理。
四是丰富保障要素,圆满完成改厕任务。要坚持宣传引领。农村掀起“厕所革命”以及引申污水治理工程,是对传统观念、生活方式和环境保护的深刻革命。各镇要通过村干部示范带动、示范村示范引领等有效形式,用身边的典型教育群众,让基层干部群众认识到改厕及污水治理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充分理解并积极支持。要强化资金投入。在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的同时,建议进一步加大市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通过开展项目贷款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着力解决资金短缺难题。要坚持实事求是。充分考虑到农村条件的优劣、高低起伏的地势、邻里之间的关系、后期维护的保障、农民接受的程度,因村因户制宜地稳步推进,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进度和数量,要全力避免前些年“沼气池现象”的再次发生。要强化制度保障。把改厕工作纳入各级综合目标考核,并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全面落实年度考评、日常督查、第三方调查等制度,进一步压实责任,纵深推进,确保我市2018年底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