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届滕州市政协成立以来,社会福利和保障界立足界别特色,充分发挥协商民主优势,以“界别联动、资源整合、服务发展”为主线,创新打造“界别+”履职模式,通过跨领域联合协商,搭建平台、精准对接,为政府、企业构建起高效沟通的“立交桥”,在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彰显了政协担当。
社会福利和保障界在市政协平台统筹下,紧紧围绕“强工兴产、项目突破”战略,发挥界别协商作用,构建政府和企业共建协商矩阵,在政府和企业之间搭建“面对面”交流平台。2023年,社保界联合多个界别委员,组织市建筑业发展中心、部分建筑企业、研讨滕州建筑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契机,助推“滕州建筑之乡”品牌再次腾飞。2024年,联系山东农业大学,和农业界、龙阳镇政协联络室共同举行的山农大头雁帮扶行动,助推校企联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立足社会福利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发挥界别委员的专业作用,以“小切口”调研服务“大民生”。2023、2024连续两年聚焦养老产业,先后开展“养老产业发展”和“幸福食堂建设”界别协商活动,形成《关于推进“银发经济”产业链发展的建议》《建设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完善普惠养老服务体系》等多篇有价值的提案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为巩固协商成果,该界别长期坚持“领导联系界别、界别联系行业、专委会联部门”制度,常态化开展“三联”活动。先后与特邀界、共青团界、妇联界等多个界别的委员联合举行活动,聚焦社会保障、一老一小、法治政府建设等议题,促进了团结联谊和资源共享。按照市委常委会2025的工作安排,该界别将继续深化“协商在一线”实践,在一老一小、公交事业、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领域持续发力,为加快建设“中华善城、现代滕州”贡献更多委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