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子站群 > 党群机关 > 市纪委监委 > 工作动态 > 宣传教育

滕州:探寻非遗传承中的清廉家风密码

时间:2025-07-28 来源:清廉枣庄

“娘教儿做一个铮铮男子汉,熬到那出头日立地顶天。不敢忘冰霜国法暖家训,明是非天理人情不相混……”婉转悠扬的柳琴花腔在滕州市剧院回荡。

这部以王东槐事迹为蓝本,打造的新编大型历史剧柳琴戏《铁面御史王东槐》,将王东槐“忠鲠敢言,守正不阿”的清廉节操演绎的淋漓尽致,让观众在非遗艺术的魅力中,感受到非遗传承里的家风文化。目前,该剧正在滕州市21个镇街巡演,累计出演30余场次。这既是对王东槐“文直”谥号精神的有力阐释,更是对王氏家族“居官则清正廉洁,为民则恪守本分”家风总结和传承。

为持续做好“清廉+非遗”融合文章,滕州市纪委监委立足地域禀赋,深耕本土非遗文化,不断丰富宣传形式载体,创作廉洁文化作品,在守正创新间实现“守艺”与“守纪”同频,非遗传承与廉洁教育共振。

将非遗技艺转化为家风教育的生动载体。联合滕州市妇联,开展以“非遗传家”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剪纸艺人用巧手剪出廉吏群像,糖画师傅以糖稀为墨勾勒莲花清韵,烧箔工艺制作箴言书签,竹编工匠教授“廉洁经纬”编织法。这些富有创意的非遗体验活动,让“俭以养德”“诚信立身”的传统美德变得可触可感。特别是亲子共同参与的竹编活动,通过经纬交织的编织过程,将廉洁意识“织”入家庭教育日常,让传统非遗成为清廉文化的“传声筒”。

同时,该市纪委监委深挖本土历史资源,拍摄制作《一代清官赵邦清》纪录片,通过实地走访、查阅史志,细致呈现出赵邦清的清廉事迹与家风故事。依托滕州老县衙遗址,布展县衙文化馆、县衙循吏事迹展览馆,借助数字化展陈、沉浸式体验等技术,打造沉浸式家风家训教育基地,在技艺和技术的碰撞下,让清官廉吏的精神跨越时空,浸润人心。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发掘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廉洁内涵,积极探索非遗传统与廉洁文化有机结合,不断激活非遗廉动力,让廉洁文化建设‘走新’更‘入心’。”滕州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滕州市纪委监察委版权所有 鲁ICP备12014628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4810032
Tel:0632-551361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鲁公网安备 370481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