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您好,我们是巡察组的。”“啥是巡察? 低保拖欠的问题你们能管不?”“管!这是我们的信访便民卡,您可以打这个电话,也可以扫上面的二维码反映问题。”近日,滕州市委第二巡察组工作人员向村民递上一张小卡片。一张马扎,一杯清茶,几句家常,巡察干部与乡亲们之间的距离悄然拉近。
村级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联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滕州市十四届市委巡察工作开展以来,积极探索对村巡察新路径,推动巡察监督向纵深迈进、向基层扎根。
精准画像,破解巡察难题。巡察组深耕前期准备,从村域规模、经济状况等6个维度建立村情台账,设计“问题自查清单”破解“报喜不报忧”难题。进驻后推行“五个一” 宣传法,通过进驻会、公告、举报箱等渠道,让群众明白巡察、参与巡察。“以前怕得罪人不敢说,现在书面评价不记名,终于能说句心里话。”一位村干部对巡察组创新的“正反向测评表”点赞。这种方式让谈话人先书面评价班子优劣,有效破解“不愿说、不敢说”的困境,为“关键少数”精准画像。
深挖病灶,监督直击要害。紧盯乡村振兴政策落实、小微权力运行、民生资金使用等关键领域,联动纪委监委、审计、农业农村等部门直击问题核心。“村干部必谈、三资必查、资金必审、项目必看、信访必核”,以“五必”原则推动巡察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针对共性痛点快速响应,如推动姜屯全镇灌溉设施检修,确保春耕用水。对个性问题抽丝剥茧,深挖线索,从拆除违建校舍顺藤摸瓜查出村干部违规招标与不正当财务往来等问题;对比种植面积与保险理赔数据揪出虚报套取,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
标本兼治,筑牢长效根基。巡察整改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结合。针对群众反映强烈、可即时解决的问题启动“立行立改”,如迅速追回并发放被拖欠多年的219万元青苗补偿款,让群众立即感受到巡察实效;对系统性问题开出《巡察建议书》,督促被巡察单位开展治理,修订完善制度机制,从源头上堵塞漏洞,有效发挥巡察标本兼治作用。
截止目前,十轮巡察覆盖999个村居,累计入户走访2200余次,发放调查问卷53900余份,修订完善规章制度279项,解决重点问题96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