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管好、盘活村集体资产资源,有效堵塞村级合同管理漏洞,界河镇结合“三资”小切口专项整治和“三资”清理攻坚行动,聚焦合同监管机制缺失短板弱项,创新推行“三化”模式,推动全镇农村集体合同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一是强化合同管理意识。依托每月会计例会,开展合同管理培训,提升村级干部对合同法、承包法等合同法律法规认识;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对签订合同有关材料进行逐一审核,尤其是对合同条款中的标的、数量、价款、违约责任等八大要素进行审核;对照上级文件要求,将不规范的合同纳入“三资”清理问题台账进行全面整改,累计整改不规范合同18份;借助“三资”清理攻坚行动,用好“四议两公开”程序,新签订发包合同14份。累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6.9万元。


二是细化档案管理模式。在原有合同的基础上深挖各村历史合同有关信息,建立数据库与纸质档案双轨存储体系。按照及时、准确、完整的原则,建立电子数据库,持续更新合同签订时间、期限等关键内容,保持合同档案与电子数据库信息的高度一致;按照村级区划、签订时间,顺序编码每一份纸质档案,构筑“一村一档一目录”的合同管理框架,实现了快速查阅和精确检索。目前,累计归档资源发包备案合同493份,管理及工程备案合同598份,入档备案合同增幅32%。

三是优化动态预警机制。明确期限预警指标,锚定合同签订日、到期日及租金收缴日等关键节点,构建全周期提醒闭环,执行合同管理专员“首跟踪”、部门负责人的“再复核”、乡镇年底合同“集中清理”的三重管理,确保工作闭环无漏洞。下发到期日和收缴日合同提醒函,提前30天书面提醒村级依约履行合同,有效防范合同长期失控。截止目前,累计下发提醒函66份,以规范高效的提醒工作,全面实现合同的规范化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