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姜屯镇人大紧扣“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工作主线,创新构建人大代表履职体系,通过人大代表“协商议事、矛盾调解、志愿服务”三大行动,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地生根,实现“收集民意有渠道、解决问题有机制、服务群众有温度”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协商议事广覆盖,搭建民意桥梁。该镇人大通过“党建引领+代表牵头+部门联动+居民参与”模式,网格员化身“议题发现人”,深入倾听群众心声,广泛收集微诉求。人大代表担任“议事召集人”,依托镇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等阵地开展专题协商会,邀请职能部门现场回应群众关切。对于复杂的民生问题,通过代表建议交办机制,推动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集中解决。今年以来,组织代表与党员志愿者开展“爱心来敲门”服务58人次,镇人大牵头开展协商议事活动22场,推动解决城乡环境提升、公共设施完善等民生问题8件,群众满意度100%。
矛盾调解多元化,激活民主活力。该镇人大探索建立“代表+网格+法治”调解模式,由人大代表担任调解员,联合网格员、法律顾问组成“三人调解小组”,第一时间介入邻里纠纷等问题。人大代表凭借来自群众、了解群众的天然优势,运用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代表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100%,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的治理成效。
志愿服务全方位,回应民生期盼。针对不同群体需求,该镇人大充分运用专业代表小组优势特长,组建以人大代表为核心的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精准服务。针对老年群体,开展“关爱空巢老人”等项目,累计服务超300人次。针对儿童,代表牵头“姜爱传递·益童成长”困境儿童帮扶等项目,联合社会组织实施“阳光成长”计划。针对困难群体,打造“爱心驿站”,提供“一顿饭、一夜宿”等暖心服务。
人大代表既是群众的“代言人”,更是治理的“践行者”。该镇人大依托“人大代表+”模式,将代表履职嵌入基层治理末梢,既推动民生问题得到高效解决,更激发群众参与自治的内生动力,实现代表履职从“会场”到“现场”的转变,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鲜活样本。下一步,姜屯镇人大将通过持续创新实践,不断推动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