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东沙河镇高度重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拓展工作内容,积极破解村级“三资”管理难题,促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推动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强化规章制度求规范。东沙河镇围绕上级精神和工作实际,对镇“三资”管理工作制度进行进一步研究和完善,于9月17日召开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专题工作会议,会上出台了新的《东沙河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工作细则》,共12章53条,重点加强对村级财务收支、项目管理、集体资产、资源的管理等作了规定,明确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租赁管理等制度,并由镇经管站牵头,对各村的资产登记、入账、出租等活动进行全程监督,形成靠制度管人、按规矩办事的工作局面。
强化各项措施抓保障。镇党委为每个办事处党总支明确一名会计网长,主要负责督促各村按时理财、报账,对村发生的每笔收支事项进行把关、跟踪监督和审计,纠正和制止村一切不正当的开支,合理的加盖“审验专用章”,不合理的退回。与各村书记、主任、会计签订《农村“三资”管理承诺书》,严格落实村级主体责任。通过各项监督管理措施,确保村级每一笔财务登记造册,让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有底可查,为做好农村“三资”管理提供保障。
强化阳光运行促公开。在全镇40个村成立3-5名成员组成的村务监督委员会,镇财政拿出一万多元,专门为每个村在公安局统一刻印了“村务监督委员会专用章”,对村级资金的各项收支进行全面的审核和监督,监督村级搞资产增减变动、集体资产资源处置、重大决策等事项进行公示、公开。同时,在镇区便民服务中心开设专栏,将惠农补贴、涉农收费政策等方面并全面公开,实现信息发布、信息查询、政民互动的全面融合。
强化监督管理抓落实。建立村级重大事项事前报告审批和民主决策制度,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工程项目、“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土地补偿费、救济、扶贫款等村级重大事项,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民主决策。镇纪委、审计、财政、经管等部门定期对村账务进行常规审计和重点审计,确保农村“三资”管理高效、有序运行。
强化责任追究抓成效。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的违法违纪问题,是导致农村基层组织腐败案件频发、多发的重要动因。为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责任追究,该镇采取标本兼治的有效措施,堵塞管理上的漏洞,预防和治理发生在农民群众身边的腐败,有利于监督、执纪、问责和打击力度综合监管效应的充分发挥,有力的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科学、规范、廉洁。(东沙河镇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