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58条 用时0.017秒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期,多家博物馆、美术馆推出了抗战主题画展。北京鲁迅博物馆正在展出“怒吼吧,中国——北京鲁迅博物馆藏抗战版画展(1931—1945)”,展出132幅抗战时期木刻作品、13种版画图书刊物和3封画家信札。展览的标题“怒吼吧,中国”来自1935年李桦的......
发布时间:2025.10.15
因为他被捕入狱难以逃离,信仰坚定又向往新生,身处矛盾愁困之中,不得已只能自称是铁石心肠,希望减少家人对自己的牵挂。末句的“‘惯于’章”,指鲁迅诗《惯于长夜过春时》,其中“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等句,让被关押在监狱中的许晓轩深有同感。作为革命者的许晓轩,与常人并无二致,......
发布时间:2025.10.15
流”。欧阳修作《醉翁亭记》,初稿开篇冗长,后删至“环滁皆山也”五字,境界全出。顾炎武著《日知录》,每日所得,必删之又删,直至不可更易一字。鲁迅先生的作品之所以锋利如刃,也因其坚守“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为文欲达辨洁,还需“修辞立其诚”“文如其人”,要以实为要......
发布时间:2025.10.15
修所言“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则赋予所谓的“零碎时间”新的意义。“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先生的至理名言,形象地揭示了时间管理的本质,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也充满了浓厚的励志色彩,让人深受启发,备受教育。珍惜时间,才能赢得机......
发布时间:2025.09.12
内卷中精疲力竭,在关系中伤痕累累,琢磨先生递来的不是心灵鸡汤,而是一把用笑声锻造的利刃。教我们斩断自我绑架的绳索,在荆棘路上栽出玫瑰。若说鲁迅的幽默是投枪匕首,他的幽默则是冬夜暖炉:不回避黑暗,但选择用体温融化寒冰。或许我们终将明白:幽默的最高境界,是以温柔之眼凝视世间残缺,然后......
发布时间:2025.07.24
文学馆特邀研究员傅逸尘,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孙书文,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铁流,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山东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许晨,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艳梅等专家、学者、读者代表,围绕如何推广全民阅读以及《大道宽......
发布时间:2025.05.19
况,见到一些古迹得到珍视,心里颇为高兴。但有一天见到自己幼时十分熟悉的古塔修得过新,完全没有一点古风,仿佛新造的建筑,心里便有点不适。记得鲁迅在一篇文章中讲到,在北京认识一位有钱人,买了一个周鼎,古色古香的,却让铜匠把铜绿擦得一干二净,“一切‘雅士’,听到的无不大笑”。这其实是不......
发布时间:2025.04.21
网络。这种以血缘、地缘、信缘为纽带的社会结构,即是一种束缚,也是一种保护。人们总是在寻找共同点,以此来确认自己的归属感。这种现象让我想到了鲁迅笔下的“国民性”,既有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书中有许多触动心灵的真理和智慧,等待我们探索与领悟。“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脉动......
发布时间:2025.04.16
受到全国读者的热捧,直到现在,依旧为人们所深深喜爱。谈及对“小英雄雨来”的创作,还要追溯到1948年。那一年26岁的管桦因病从部队转业,调入沈阳鲁迅艺术学院。这使得他有了更多时间专心从事文学创作。在东北鲁艺从事文艺创作时,管桦总是会想起当年的抗战岁月。当时,有那么多的孩子参加了各地抗日......
发布时间:2025.03.31
单物象的窠臼,将风筝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线索。风筝还在小说、诗文中频繁亮相。风筝在《红楼梦》里多次出现,成为具有文学隐喻功能的特殊意象。鲁迅也以《风筝》为题写过一篇回忆性散文。风筝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历经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空中摇曳的风筝色......
发布时间: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