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41条 用时0.016秒
体分析如下。意见分析准确把握实际控制的既遂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贪污罪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性职务犯罪,与盗窃、诈骗、抢夺等侵犯财产罪一样,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实际控制财物作为区分贪污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实践中,受贿罪和......
发布时间:2025.11.12
二种意见,具体分析如下。意见分析准确把握实际控制的既遂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贪污罪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性职务犯罪,与盗窃、诈骗、抢夺等侵犯财产罪一样,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实际控制财物作为区分贪污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实践中,受贿罪和......
发布时间:2025.10.09
危害?非法集资活动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一是非法集资使参与者遭受经济损失。非法集资犯罪分子通过欺骗手段聚集资金后,任意挥霍、浪费、转移或者非法占有,参与者很难收回资金,严重者甚至倾家荡产、血本无归。二是非法集资严重干扰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极易引发社会风险。三是非法集资容易引发社会不......
发布时间:2025.08.28
张某客观上已经通过C公司实现了对A公司应得利润的实际控制,构成职务侵占罪既遂,至于2017年4月,C公司向某新材料公司交付货物行为,可以评价为张某非法占有后的变现行为。因此,张某同时构成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应当数罪并罚。李某与张某构成共同犯罪。两人职务侵占罪的犯罪数额为320万元,贪污罪的犯罪数......
发布时间:2025.08.28
利,虚构材料骗取拆迁补偿款500余万元,构成贪污罪。乙虽与甲共谋骗取拆迁补偿款,并违规审核通过虚假材料,但其主观上是用以补充村集体资产,没有非法占有拆迁补偿款的故意,应以滥用职权罪论处。案例二中,丙与丁、戊等人对非法占有未分配保障房对应拆迁补偿款形成共谋,并利用职权帮助丁、戊等人获取600......
发布时间:2025.07.21
一、甲虚增交易环节使特定关系人乙获利,构成贪污罪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若国家工作人员以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获得利益为目的,且最终通过虚增交易环节套取的资金被国家工作人员或特定关系人占有,则行......
发布时间:2025.06.04
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不归还予以侵吞的,属于犯意转化,构成贪污罪。判断吸收客户资金不入帐罪或挪用公款后是否转化为贪污罪,应当从资金性质、非法占有目的、犯意转化等方面综合判断,按照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和充分评价原则定性处理。【基本案情】刘某,某国有商业银行A市分行副行长;王某,刘某之妻,B......
发布时间:2025.05.30
案件中,一般以受贿人实际控制行贿人给予的财物作为判断犯罪既遂的标准。2003年《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指出,“贪污罪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性职务犯罪,与盗窃、诈骗、抢夺等侵犯财产罪一样,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实际控制财物作为区分贪污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受贿罪和贪污罪相......
发布时间:2025.04.27
【内容提要】实践中,存在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通过虚构欠款、虚假平账等方式非法占有公有房产,但未将公有房产产权变更登记在自己名下的情况,对于这种行为是否构成贪污罪、构成贪污罪既遂还是未遂以及贪污数额的认定等,易存在不同认识。对此,可以从公有房产能否成为贪污罪的犯罪对象、行为人是否......
发布时间:2025.04.14
如何认定其犯罪形态,容易存在不同认识。根据2003年《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相关规定,“贪污罪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性职务犯罪,与盗窃、诈骗、抢夺等侵犯财产罪一样,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实际控制财物作为区分贪污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笔者认为,代持型......
发布时间: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