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37条 用时0.016秒
利,虚构材料骗取拆迁补偿款500余万元,构成贪污罪。乙虽与甲共谋骗取拆迁补偿款,并违规审核通过虚假材料,但其主观上是用以补充村集体资产,没有非法占有拆迁补偿款的故意,应以滥用职权罪论处。案例二中,丙与丁、戊等人对非法占有未分配保障房对应拆迁补偿款形成共谋,并利用职权帮助丁、戊等人获取600......
发布时间:2025.07.21
一、甲虚增交易环节使特定关系人乙获利,构成贪污罪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若国家工作人员以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获得利益为目的,且最终通过虚增交易环节套取的资金被国家工作人员或特定关系人占有,则行......
发布时间:2025.06.04
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不归还予以侵吞的,属于犯意转化,构成贪污罪。判断吸收客户资金不入帐罪或挪用公款后是否转化为贪污罪,应当从资金性质、非法占有目的、犯意转化等方面综合判断,按照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和充分评价原则定性处理。【基本案情】刘某,某国有商业银行A市分行副行长;王某,刘某之妻,B......
发布时间:2025.05.30
案件中,一般以受贿人实际控制行贿人给予的财物作为判断犯罪既遂的标准。2003年《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指出,“贪污罪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性职务犯罪,与盗窃、诈骗、抢夺等侵犯财产罪一样,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实际控制财物作为区分贪污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受贿罪和贪污罪相......
发布时间:2025.04.27
【内容提要】实践中,存在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通过虚构欠款、虚假平账等方式非法占有公有房产,但未将公有房产产权变更登记在自己名下的情况,对于这种行为是否构成贪污罪、构成贪污罪既遂还是未遂以及贪污数额的认定等,易存在不同认识。对此,可以从公有房产能否成为贪污罪的犯罪对象、行为人是否......
发布时间:2025.04.14
如何认定其犯罪形态,容易存在不同认识。根据2003年《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相关规定,“贪污罪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性职务犯罪,与盗窃、诈骗、抢夺等侵犯财产罪一样,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实际控制财物作为区分贪污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笔者认为,代持型......
发布时间:2025.03.31
【内容提要】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涉嫌贪污犯罪,但实践中对于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帮助他人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如何定性,容易存在不同认识,笔者通过一起案例进行分析,以资借鉴。【基本案情】康某,A区征收中心(事业单位)征收补偿一科科员;李某,A区B乡政府副乡长;蒋某......
发布时间:2025.02.05
公司经营,乙公司除名义上承揽上述三个项目物业工程维护服务外,未开展其他业务。协议履行期间,刘某通过乙公司与甲公司人员混同、支出混同等方式,非法占有甲公司支出的工程维护费共计200余万元,后该款项流入刘某控制的账户用于其个人使用。案例二:李某,某国有医院附属丙医药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经营......
发布时间:2025.01.22
利用职务便利从C、D公司采购商品行为的定性,分别构成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和受贿罪;但甲利用职务便利,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从E公司采购商品,主观上非法占有目的明显,应认定为贪污罪。【意见分析】本案中,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具体分析如下。一、准确把握国有公司工作人员认定范围刑法修正案(十二)施行前......
发布时间:2024.11.27
权增值以及获得的分红,不属于权力的对价,而是来自股权的收益,因此不属于受贿数额,而应作为孳息予以收缴。四、关于犯罪形态的认定实践中,对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财产性职务犯罪的既未遂犯罪形态判断,一般以行为人是否实际控制财物为标准。对于“行贿人代持型”受贿犯罪形态的判断,要坚持谦抑性原则,......
发布时间: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