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8条 用时0.018秒
言以蔽之,“一钱之费,宜重宜慎。”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他却能“不改其乐”。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朱子家训》倡导从日常生活入手,“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
发布时间:2024.12.18
可欲”与“不可欲”,减少、去除各种私心和欲望,尤其是与道、德相悖的各种欲望,不一味追求无限的身外之物,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足常足、知足常乐。以“致虚守静”修身修心“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致虚极,守静笃”,是《道德经》修身之道的基本主张,是老子告诉世人的一种最根......
发布时间:2024.11.18
遵循的价值准则,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在我国,经过几千年积淀的传统家风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从周公训儿“君子所,其无逸”,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到张英教育家人“让他三尺又何妨”……不管是以家书、家规或遗训形式代代相传,或是镌于牌匾楹联、刻在......
发布时间:2024.01.23
溺于奢华会触发人们内心的贪欲。因此,真正的智者总是节制有度,通过“穷养”来磨炼心智,保持清醒的头脑。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朱子家训》则倡导从日常生活入手,“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
发布时间:2023.08.22
德,文明生活 2.厉行节俭,文明用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3.珍惜一粒粮、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 4.树立节约意识,倡导节约行为 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6.文明餐桌,节俭惜福 (八)文明出行宣传标语 1.文明在我心,公德伴我行 2.文明一路行,和谐一家人 3.带文明上路,......
发布时间:2021.09.09
来揭示人之贫富、国之强弱的原因。这都和墨子“崇俭节用”的观念相通。《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提醒人们:“节用储蓄,以备凶灾。” 诸葛亮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之论。唐李商隐《咏史》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更是对墨子“崇俭节用”思想的一种诗化描述。在中国人长久以来的价值观里......
发布时间:2021.03.04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我国历代文化大师都是学贯古今之人,通晓王朝更迭,见惯家族兴衰,无不将“静”“俭”二字奉为圭臬,并融入到自己的家风家教当中。 北宋司马光是著名的史学家,他的一生不仅十分俭朴,还把俭朴作为教子成才的重要内容。有一次,他的儿子司马康与其他子弟身着葱绿色的长袍......
发布时间:2018.06.01
读书,给你带来好运气》 市政协委员、市至善中学教师 刘延水 《读书,能够丰盈人生》 市政协委员、张汪镇党委副书记 冯英华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市政协委员、滕州一中教研组长 杨列敏 《坚持以读书为伴 走好为民之路》 市政协委员、鲍沟镇党委副书记 郭 伟 《预见......
发布时间:2018.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