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7条 用时0.014秒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其高洁的品格和隐逸的生活态度闻名于世。但他并非落落寡合,而是充满温情、喜爱友朋之人。他的交友之道,既体现了魏晋名士的洒脱,又融入了自己独特的处世哲学。寻求精神共鸣。在《移居》诗中,陶渊明道出交友真谛:“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所谓“素心”,正是他追求的精......
发布时间:2025.07.21
:没别的原因,不是对谁有意见,没什么不满,就是贪家里那一口吃的!如此的借口一点都不得罪人,不带立场,反而有种闲散风度,表现了士大夫最崇尚的隐逸精神。一如《五杂俎》指出,从明代起,吃鱼生的习惯收缩到福建与两广,在其他广大地区都消失了。因此,当我们提到莼羹鲈脍时,就不容易想到鲈鱼脍是......
发布时间:2024.07.22
香气的。 给莲花注入更浓郁人文精神的,当属北宋的周敦颐。一篇《爱莲说》,刻画出莲花高洁清廉的形象,赋予其花中君子的人格内涵。“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相对于隐逸与富贵,莲花要求的是既要担当,又要保持名节,这种儒家的积极入世立场,周敦颐称之为君子......
发布时间:2023.08.24
文艺作品中,渔翁(父)形象一再出现,如张志和的词《渔歌子》、小说《西游记》中都曾出现。可以说,渔翁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具有强烈的隐逸象征,是黑暗官场与红尘世俗的反面。 本诗点明开场时间是在晚上,“晓汲清湘燃楚竹”构境造句极美妙,虽写人间事,却不杂烟火气。渔翁清晨起来打......
发布时间:2021.12.31
评论,比如:额头太窄、两眼太小等。他把这些评论一一用笔记下,想办法打磨、修改。听了三年,改了三年,这才把佛像造好。 魏晋时期,天下士人隐逸之风盛行。戴逵一生虽隐逸不仕,但却不狂悖、不故作姿态,而是强调自身修养,潜心追求自身志趣,从而在绘画和雕刻艺术上取得了骄人的成就。虽然史书中......
发布时间:2020.12.14
与墨子结缘,希望更多人了解过去的岁月。我将为大力弘扬墨子本土文化品牌和鲁南铁道游击队抗战红色文化,不遗余力、奋斗终身。” 以梅喻人,或隐逸淡薄、坚贞自守,或一身傲骨,自强不息。这就是感动,他用双手从山里,从水里,从土里,带回一段段红色的峥嵘岁月,带回一幕幕宝贵的历史记忆,不经意......
发布时间:2020.01.17
展到现在,更被历代文人雅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莲文化:在书画文化中,莲是赋诗作画的题材;在情感文化中,莲是寄情怀人的载体;在隐逸文化中,莲是山水田园的象征;在官场文化中,莲是清正廉洁的比喻……莲之爱,可画于图,可咏于诗,可形于舞,可寄于信,可品于人。 “莲,花之君......
发布时间:2017.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