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9条 用时0.016秒
了个故事。“故事很有趣。讲的是当年毛主席乘专列途经河南,考南阳地委书记的事:毛主席问那位书记有关南阳的历史和时事时,对方都答不上来。毛主席问其年龄,他说五十五。于是毛主席风趣地说:‘你不知今不知古,只知自己五十五。’”现已任浙江大学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的张栋梁回忆说。在同学们的欢笑声......
发布时间:2025.07.31
只有持续不断“博采”,以达“厚积”之效,方能济“精深”之业。齐白石曾作《和岩上老人诗》,有“食叶蚕肥丝自足,采花蜂苦蜜方甜”句。弟子王森然问其大意。他解释,自己60年来的成就,不全从古人得来,有的是从现在朋友和学生中得来的,像是吃了千千万万的桑叶,才会吐出丝来,又似采了百花的蜜汁,......
发布时间:2025.05.14
恶往往在你面前扑朔迷离。每个故事,每段经历,都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让我真切体会到医疗无国界,大爱无疆域。大医当精诚“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每一位立志成为优秀医生的人,无不将此念默诵于心。谢无界在书中展现的,正是......
发布时间:2025.04.21
人上下打量一番,一言不发就走了。李鸿章跟上去,问此三人如何?曾说:“左侧之人可用,但只可小用,右侧之人万万不能用,中间之人可用。”李鸿章忙问其故。曾说:“左侧之人,我看他一眼,他也看我一眼,我再看他,他眼皮就耷拉下去了。说明此人善良腼腆,但气魄不足,只可小用,不可大用;右侧之人,......
发布时间:2024.07.03
摩与玩味。顾恺之,字长康,是东晋杰出的画家和绘画理论家。刘义庆在《世说新语》“巧艺”门中记载:“顾长康画裴叔则(裴楷表字),颊上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中国人普遍信奉“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传神写......
发布时间:2024.03.30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第一位的。严于修身,就要认清自己。有位画家在其创作的肖像画里,许多成年人的肖像画只画出一只眼睛。别人问其是何用意。他说:“因为我用一只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用另一只眼睛审视自己。”按理说,每个人对自己应该是最了解的,何需“用另一只眼睛审视自己”......
发布时间:2024.01.02
一双布鞋,两只一边弯,穿起来很不合脚,因为他总是把合脚的鞋子先留给战士们。吕辉总是穿着一条肥大的灰单裤,那也是大家拿完之后剩下的。每每有人问其衣裤为什么不合身时,吕辉总会风趣地说:“只要能穿就行,闹革命又不是做客,没那么讲究。” 1948年1月,国民党军队以数倍于游击队的兵力占领了......
发布时间:2023.09.30
引为莫逆的是费宏,两人讨论为学治国可以数夜不眠。后来,费宏升为大学士后,虽然待丛兰比以前更为真诚,但丛兰竟自此绝不再因私拜访挚友。其子丛磐问其原因,他说:“费宏与我现在都官居高位,我俩因私聚会,必有结党营私之嫌,此外也希望我们的平淡交往可为下属作出表率。”这段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话......
发布时间:2018.07.27
深入一线向居民了解民情,对贫困户采取“望闻问切”诊断法(望即望其人、观其房,了解其劳动力和居住条件状况;闻即了解其生活难处和工作意向;问即问其家庭收入和支出状况;切即判断家庭贫困程度和估算发展潜力),制定精准扶贫措施。严格把好“群众申请、民主评议、公示监督、对象审核、督查验收”五......
发布时间:2016.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