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8条 用时0.015秒
意义又是那么的伟大。文章平和冲淡,情感真挚动人,这部被誉为“中国知识分子家庭的精神史诗”的作品,确实值得静心品味。杨绛先生以92岁高龄回忆与钱钟书、钱瑗一家三口的平凡岁月,用梦境般的叙事手法勾勒出家庭在时代洪流中的聚散离合。书中虽未直接讨论生命的“自渡”,却通过“世间好物不坚牢,彩......
发布时间:2025.07.17
柳之交”。志同道合的友谊最牢固。严把交往关、净化朋友圈,就是要坚持“同道为朋”,摒弃“同利为朋”,提倡清清爽爽、真诚纯洁的“素交”。对此,钱钟书先生有一段论述:“‘素交’更能表出友谊的骨髓。一个‘素’字把纯洁真朴的交情的本体,形容尽致。素是一切颜色的基础,同时也是一切颜色的调和,......
发布时间:2024.03.22
戏之曰:“陆公,书厨也。”这则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如果读死书、死读书,只不过是个“两脚书橱”而已。从另一方面讲,单单行万里路也是不行的。钱钟书先生说:“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只有把读书与游历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正如清代张潮所言:“文章是案头之......
发布时间:2023.09.12
在人生的“围城”里沉浮 彭 勃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钱钟书 《围城》是一部读来如嚼橄榄回味无穷的奇书。在妙趣横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过来人低徊轻叹、令少不更事者的怅然若失。因此,它......
发布时间:2023.09.01
冬梅 一日,闲极无聊,又翻起钱钟书先生的《围城》,这本书本已读过多次,仍忍不住又一次拿来翻看,作品蕴含的层面太多,百读仍有味可寻。 钱钟书的《围城》,可以说得上是久负盛名,在很多读者推荐清单中都不难看到它的身影。此部小说一问世,钱钟书便以光芒四射、才情横溢的笔墨震惊了读者,......
发布时间:2022.10.14
永不褪色的优雅 龚新华 杨绛先生是我非常崇拜与敬重的女性!她睿智百年、从容一生、优雅一世,钱钟书送她八个字“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作者吴玲,以传记形式,书写了先生的百年人生,书中十个篇章,从杨绛的童年成长、家庭变迁、求学经历到我们大家都知道她与钱钟书相濡以沫的......
发布时间:2022.10.14
境和政治氛围中遭遇的命运剧变。除述及迁往台湾的几位大师级人物外,还着重描述了留在大陆的吴金鼎、曾昭轮、曾昭橘、陈梦家、穆旦、向达、叶企孙、钱钟书等知识分子群体不同的政治追求与爱恨情仇。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发布时间:2022.10.13
晚年的杨绛与钱钟书 今年是钱钟书先生诞辰110周年,可能由于疫情的影响,暂时没有看到什么纪念活动,也少见专门的纪念文章。这样的平静如常,想来倒是符合钱钟书本人愿望的。钱钟书一向反对借他之名组织的各种活动,甚至不赞成研究其创作与学术。当年他在给我的一封信中,就很谦逊地表示......
发布时间:20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