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5条 用时0.024秒
三,自少至老,手不释卷”“家积书万卷,与人谈古今名理,衮衮不休”。读万卷之书,通古今之理,因此丘濬与人交谈,可以“衮衮不休”,被称为“当代通儒”。返体于正,明道达用纠文风永乐至成化几十年间,在“太平盛世”的氛围下,诗文饱含富贵福泽之气。尽是粉饰太平、歌功颂德、“应制”和应酬之作,......
发布时间:2024.05.31
倡经世致用之学,其弟子潘耒为《日知录》作序称:“综贯百家,上下千载,详考其得失之故,而断之于心,笔之于书。其术足以匡世,其言足以救世,是谓通儒之学”,强调做学问要面向社会、实践和现实。毛泽东早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就在课堂笔记《讲堂录》中写道:“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
发布时间:2023.09.12
届墨子文化节、第十三届国际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儒学全球论坛(2020)开幕式在济南隆重举行。本次节会论坛以“儒墨会通与国家治理”为主题,旨在会通儒墨两大显学思想文化精髓,为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来自海......
发布时间:2020.11.23
便是一段流不去,须是冲开,要一点碍不得。”有了更多的“学识”,才能更好地“冲开”障碍。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之学,他所提倡的“通儒之学”就是面向社会、实践和现实的:“综贯百家,上下千载,详考其得失之故,而断之于心,笔之于书。其术足以匡世,其言足以救世,是谓通儒之学。”......
发布时间:2018.09.04
代中晚期的学术泰斗和文化巨匠。他为政崇学,注重“经世致用”,以弘扬文化为己任,活跃学术氛围,促进社会发展。 阮元是身为高官而不废学问的通儒。他历乾、嘉、道三朝,主持学界风会五十余年,被学界尊为泰山,士林誉为北斗。阮元每到一地,以启迪学风、弘扬文化为要务。特别是他在学术研究上不持......
发布时间:2017.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