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7条 用时0.014秒
问天天精进,更让人欢喜的光景呢!我也有幸与观与闻世界上的一些知名图书馆。大英图书馆阅览室里留下了卡尔·马克思在一个长年不变的座位上为书写《资本论》做准备,遍读群书、长期苦战留下的足迹。1849年,马克思一家人从欧洲大陆逃亡到伦敦后,马克思几乎每天都到大英图书馆的前身——大英博物馆圆拱形......
发布时间:2024.04.30
关于文学评论问题 好的评论家必须知识丰富,站得高,看得远。如果你同创作者在一个水平上就很难评论,总要略胜一筹才行。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如果他不懂黑格尔、费尔巴哈,对传统文化没有深刻的研究,很难设想他能写出这部巨著。 关于创作计划 我近几年来忙于对外......
发布时间:2023.08.24
长期探索,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及由此造成的劳动与财富的分离是一切贫困问题的根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资本主义社会“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
发布时间:2020.09.17
行起来的,但这样的发展趋势并不是什么新东西。早在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等著作中就详细论述了世界贸易、世界市场、世界历史等问题。《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
发布时间:2019.05.17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图为邓小平在大会上致开幕词。 新华社发 左上图为1848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第一版。右上图为1867年《资本论》德文第1卷第一版。下图为恩格斯的题字赠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92年英文版。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供图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布时间:2019.04.01
马克思积极投入并指导这场革命斗争。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深刻总结革命教训,力求通过系统研究政治经济学,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1867年问世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晚年,马克思依然密切关注世界发展新趋势和工人运动新情况,努力从更宏大的视野思......
发布时间:2018.05.05
报》发表文章指出,中国的成就让人们依然相信“十月光芒”。 在中国日益崛起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热衷谈论马克思,越来越多的西方政要开始从《资本论》中寻找走出危机的办法……这一切绝非偶然。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中国的伟大事业,而且是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最重要、最有作为......
发布时间:2018.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