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51条 用时0.015秒
的初心本质。《汇编》中的文本要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核心在于深度解读其中蕴藏的精神基因,并将其融入当代语境,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例如,西汉的黄霸治理颍川时“教化息讼”的实践,其精髓在于以德化民、以仁息争,可为今天基层治理中德治与法治的融合提供智慧参照;唐代陆贽在贿赂成风的环境......
发布时间:2025.07.21
西周“学在官府”制度下,典籍作为礼乐文明的载体,通过“辟雍”“庠序”等空间传播。春秋战国竹简书写技术推动“私人藏书”,诸子释经,学术下移。西汉统治者重视书籍保存与文化教育,访书征书,广开献书之路,相继建楼藏书。汉灵帝熹平四年(175),议郎蔡邕等奏求参校六经文字,成“熹平石经”,启发......
发布时间:2025.06.10
一步强化这则故事的教育意义。他们所引用的就是《伐檀》中的“彼君子兮,不素飧兮”,君子无功不受禄,怎么能够贪污受贿呢?田稷子母的故事,记录在西汉文学家刘向的《列女传》中。这则故事,被刘向安排在此书的第一卷《母仪传》中,与之同传的还有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刘向在讲完一位女性的故事后,......
发布时间:2025.03.12
涯海角,亦不能阻止其追求理想的步伐;再坚固的东西也能突破,即便是精兵坚甲,也无法抵御他的坚定信念。正所谓,立志方能坚定方向、获得前进动力。西汉时期,司马迁忍受巨大屈辱而不改其志,以坚定的信念、坚忍的品格和强大的毅力,历时十多年,终于完成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巨......
发布时间:2025.02.13
”,结果两人不欢而散,在当天的日记中他反省道:“彼此持论不合,反复辩诘,余内有矜气,自是特甚,反疑别人不虚心。何以明于责人而暗于责己也?”西汉辞赋家枚乘讲过一番道理:“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澡雪精神、洁心正己,需要不断砥砺、不断积累,持之以恒方见其效。澡雪精神重在知过必......
发布时间:2024.10.29
1414季美含24810112516徐钦志24810113719窦昱喆24810110242梁欣路24810111415郝韵24810112517刘浩天24810113721褚淦24810110243张亚楠24810111416马西汉24810112518丁俞奥24810113723张东升24810110244翟翔宇24810111417卓玉瑾24810112519冯逸轩24810113724刘情悦24810110248马敏24810111418黄博248101......
发布时间:2024.09.15
诗人们也喜欢咏史。东晋、刘宋间的大诗人陶渊明写过三首:《咏二疏》《咏三良》《咏荆轲》;柳宗元非常仰慕陶渊明,于是也写了三首,而略有变通:西汉名人疏广和他的侄子疏受乃是以要求提前退休著名的,柳宗元的处境、思想与此全相反——他是很有意于进取而被朝廷打下来的,如果也来咏二疏,那就很难......
发布时间:2024.09.02
读史明志 知古鉴今李树军在中国自秦始皇以下2000多年的皇朝历史中,建立过200年以上的大一统皇朝的只有西汉、唐、明、清,其中,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朝,占据了中国历史舞台268年,是为秦以下整个中国皇朝历史的八分之一,并是由少数民族满族统治。作为一名历史学家,作者阎崇年从清太祖努尔......
发布时间:2024.07.26
塞”“明”“短”字)。这些都反映出古人对《千字文》的熟悉程度。事实上,在《千字文》出现之前,社会上就已经有了一本广泛使用的识字教材,这就是西汉史游所撰的《急就篇》。该书收入两千多个汉字,按照语义类别进行分组罗列,编排成若干整齐有韵的句子,并且也很少重复。但《急就篇》整体上是零散的......
发布时间:2024.06.29
庄稼“得时”“先时”和“后时”的不同生产效果,指出“得时之稼”籽实多、出米率高、品质好,味甘气章,服之耐饥,有益健康,远胜于“失时之稼”。西汉《氾胜之书》讲旱地耕作栽培原理以“趣(趋)时”为首。北魏《齐民要术》则拟定了各种作物播种的“上时”“中时”和“下时”,施肥要讲“时宜”,排......
发布时间:202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