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7条 用时0.015秒
天下情怀、人民情怀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映照在青山绿水间。2004年,习近平开始邀请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来讲课。课程包括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还有中国哲学和浙学——“讲中国哲学和浙学的前沿问题时,我认真准备,写了1万多字的稿子。讲课时,他认真地听,做着笔记,不时......
发布时间:2025.07.31
时正值1952年院系调整后,全国的哲学力量齐聚燕园的时期。北大哲学系的课程设置,完全满足了我的愿望。我们系统研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深入探寻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还学习自然科学课程。比如,每周三晚上都会举办自然科学前沿讲座,物理学家黄昆、北京天文馆馆长陈遵妫等都曾前来分享学科的......
发布时间:2025.03.28
不过,叶先生致力于与历代注家和国内学者对话,而并不希求融入西方学术主流,因此想到从前辈学者那里汲取智慧。《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先生在叔本华哲学和其他西方思潮影响下撰写的经典著作。叶先生赴美后,花费数年潜心写作《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在阐释王国维文学批评观念时提出了自己对文学活动的......
发布时间:2023.07.26
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各个流派,但更多的讲述了儒家和道家在不同背景下的不断演进和发展,并讲述了在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禅宗发展(让佛教说汉语)情况以及西方哲学的传入及当下中国哲学的现状,整体上呈现了一幅思想文化发展融合的历史画册。 相对于西方哲学而言,中国的哲学更是生活哲学,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深......
发布时间:2022.12.15
对“神与性乃气所固有”,牟先生认为“尤其窒碍不顺”,这就不是以张载之学的文本为依据了。 关于“太虚无形,气之本体”,这个“本体”并不是西方哲学意义上“两层存有”的“本体”。宋代熊节编《性理群书句解》,熊刚大对这句话的注解是“空虚之中,初无形体,乃气化本然之体段”,这个注解是正确的。......
发布时间:2020.09.16
学大会主席马尔夸特教授称张世英为“中国著名的黑格尔专家”。 “在多少代的学子通过对黑格尔艰深晦涩文本的剔精抉微的阐释,被引导到德国古典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的通途上,张先生构成了一座闪闪发光的灯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甘绍平说道。 “不求闻达,要做学问中人。”北京大学......
发布时间:2020.09.16
史上著名的知识分子,无论是从事工程技术还是学自然科学或人文科学,没有不熟悉自己历史文化传统的。陈寅恪等学者既研究国学和中华传统文化,又熟悉西方哲学和文明,最终成为学贯中西的大家;叶企孙等科学家,都既有强烈的科学精神,也拥有很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寻求民族振兴的家国情怀。 历史是一面镜子。......
发布时间:2016.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