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1条 用时0.015秒
向金人纳贡,将都城从偏安一隅的临安(今浙江杭州)迁至长江边的金陵(今江苏南京)。他认为只有立足于战,才能振奋军心民心,振兴国家;立足于和,苟且偷安,只有死路一条。《察情》篇中,他强调积极备战的重要性:“今吾藏战于守,未战而常为必战之待;寓胜于战,未胜而常有必胜之理。”《久任》篇中......
发布时间:2025.06.13
州的木香小店,茅店板桥,蕴藉有情,与人心意相通……让习惯了匆忙城市生活的人们可以慢慢找回人间的烟火气。不是只有诗和远方值得艳羡,生活中的“苟且”也值得被珍藏。智慧的细节都深藏在生活中,等着你在不经意间回头发现它。时间是一件最公平的事情,对待每个人都是24小时。如今,我们的时代已成为......
发布时间:2024.12.12
有人向他请教做人做事的道理,吴宓回答道:“我想就是‘不苟’二字。”在他看来,“不苟”,就是做人认真、做事较真,一切以客观的是非为是非,不苟且、不随便、不敷衍,并将此作为自己一生的座右铭去坚守践行。吴宓的“不苟”,彰显了做人的笃定、干事的严谨,是一个人成就事业所必需的可贵精神品质......
发布时间:2024.03.02
多少,一年算下来就很多了。为学如此,为政同理。《宋史》记载,韩琦年轻时曾任左藏库监官,位卑职杂,但他对于财务收支这类琐碎细小的事务,“未尝苟且”,处处用心,并且向朝廷提出许多利于左藏库管理和减轻百姓负担的建议。正是这种“不弃微末”、注重细节的作风,成为他日后胜任宰相的重要积淀。从......
发布时间:2024.02.22
之人,以迄陶中所有之事”,终成一代杰出的陶瓷艺术家,由他创烧出的多种瓷器,被后世称为“唐窑”。 清代学者袁枚有句备受推崇的话:凡事不宜苟且。也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马虎随便、敷衍了事,而是应当沉住气、稳住神,耐得住性子、剔得出杂念,一心一意、专心致志为之。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水稻......
发布时间:2023.10.25
廉吏传》中热烈歌颂“上以节俭化臣下,下以行义励风俗”的官风。 黄汝亨为《廉吏传》撰写了一篇序,认为廉是极可贵的品质。他说“士捐廉鲜耻,苟且富贵而能立身,天地者未之尝闻”,“惟澡身履洁,而后可以入磨涅,完坚白,小以立身,大以匡世,故廉贵焉”。寡廉鲜耻或可富贵,却不是立身之正道,当......
发布时间:2023.09.26
了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汉字和汉语拼音正是这样一把金钥匙。 做学问老老实实 1940年,吴玉章在《六十自述》一文中回顾了自己从小不偷懒、不苟且、不半途而废,坚韧、忍耐的做事风格。他认为,学问来源于刻苦、用功,做学问必须老老实实,这是吴玉章一生秉持的治学态度。 他对汉字的研究很好......
发布时间:2021.06.07
说着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成员的故事,让人们久久驻足。 勇敢无惧、向死而生的他们,胸怀一团火,哪怕前路再多荆棘、再是艰险,也毅然走下去,在苟且偷生与坚守信仰的抉择中,甘愿成为共产主义的殉道者。 “请求党组织对我的子女加强革命教育,教育他们千万别走和我相反的道路。”1927年11月,王......
发布时间:2021.05.07
的冲要之处,法纪难以治理,山川茂密交错,盗贼聚集而生,执政者只是维系迁就,按戎人(戎人,古代指我国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制度划分疆界治理,苟且以求旦夕侥幸,急切以求卸去重担。董国光独自费尽心血,专心致志,还用治理庄浪县的办法治理固原,渐渐治理得好起来,没有人敢喧闹作乱。丁巳年,考......
发布时间:2016.02.16
疏》 【原典】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 【释义】 这段话是明朝首辅张居正上疏明神宗实行考成法时提到的。意思是说,大凡国家......
发布时间:2016.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