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4条 用时0.014秒
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的典故,将母亲墓地周边的树林命名为“寒泉林”,母亲墓穴所在地称为“寒泉坞”,并在墓旁建守丧之所“寒泉精舍”,以此表达自己的“寒泉之思”。朱熹在寒泉精舍以礼守丧,李方子《紫阳年谱》记载:“先生居丧尽礼。既葬,日居墓侧,朔望则归奠几筵。”在后续的......
发布时间:2025.01.07
”哲人已去,茶烟犹存,历朝历代名家大师唱和吟咏之声,至今不绝。朱熹一生,近五十年在武夷山度过。离“茶灶”不远的隐屏峰下,有朱熹兴建的武夷精舍遗址,如今复建为朱熹园。他在这里著书立说,倡道讲学,筑理学大厦,启“道南理窟”。中国人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就是最早发现了茶叶之用,并使之风靡......
发布时间:2024.03.30
云龙任三原知县期间,与名儒贺瑞麟的交往堪称佳话。三原学者贺瑞麟是名震西北的理学家和教育家,焦云龙对贺瑞麟非常仰慕。在政务之余,经常造访清麓精舍,向贺瑞麟请教为学为官之道。贺瑞麟对焦云龙也是期许有加,称赞焦云龙“洁己爱民,近世罕见”,鼓励他向历代名臣看齐。焦云龙认为贺瑞麟的鼓励是对......
发布时间:2023.10.25
张因人施教,重在实用。他曾两任学政,两任会试副主考,惜才爱士,“一时朴学高材,收罗殆尽”。每到一处,阮元都极为关心教育——在浙江创办“诂经精舍”,在广东创办“学海堂”——培养了一大批仁人志士。在用人上,阮元主张“良医务蓄珍药,而君子务树善人”,既唯才是举,又唯贤是举,不拘一格,知......
发布时间:2017.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