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32条 用时0.013秒
宋代包拯曾言“官清凭素心”,意为做官要想清正廉洁,内心需纯朴明净、恬静淡泊、知足安分,强调了官员的清廉与否取决于其内心的纯真与质朴。这句话是包拯一生为官清廉的真实写照,正是由于始终抱有一颗素心,其成为深受百姓爱戴敬仰的好官。何谓“素心”?“素”泛指细柔的白色绢,“素心”顾名思义就......
发布时间:2025.10.15
57山东德宝食品有限公司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洪绪镇青啤大道与龙园大道交汇处往南300米路东山东德宝食品有限公司山东澳洲全燕麦888克/袋2025/5/19每口知足方便食品生产T/SDSZC001-2023《方便冲调食品》,GB 2760-20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合格滕州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46XBJ253704819193......
发布时间:2025.08.25
明训。《礼记·曲礼上》讲:“欲不可纵。”《韩非子·六反》说:“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云:“欲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有”……句句都在告诫世人贪欲致祸,必须加以克制,管好自己的心和身、言和行。翻阅史料,大凡官德廉洁者,都能......
发布时间:2025.04.14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它教导我们,对于自己该做之事,要勇于承担并全力以赴。所以说,儒家的特点是“拿得起”。道家则倡导尊重自然,主张知足常乐,不要去盲目攀比。庄子的《逍遥游》便是典型例证。大鹏展翅高飞,小鸟难以企及,可小鸟觅食少许便能饱腹,大鹏却需大量食物,二者各适其性,不......
发布时间:2025.03.28
定程度时,将拥有强大的能力。认为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要学习水谦下自处的风格、宽容大度的胸怀、无私利他的精神、追求柔韧的智慧。以“少私寡欲”知足常足“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认为,祸患再大莫过于不知满足,罪过再大莫过于贪得无厌。所以,能够懂得知足的人......
发布时间:2024.11.18
《增广贤文》有句话,“知止常止,终身不耻。”知止,就是知足,明是非,懂得收敛。而长久地践行“知止”,则是知止与行止的统一。知道并不代表能做到,一时做到也不意味着能一生坚守。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并一以贯之地身体力行,虽难但十分可贵。《醒世恒言》里有个故事:唐代有一薛录事因病发......
发布时间:2024.11.12
中,或许有许许多多的不完满。我们追求完美,渴望事事顺利,可时间之河是绝对运动的,这就有了舍与得。不得不承认,生活中大多不如意之事都来源于不知足。既然不完满是人生的常态,那么唯有接受不完满的自己,才能活得更加舒适。读完这本书后,我体会到对于新时代的我们来说,也许在未来会遇到很多不如......
发布时间:2024.10.24
围绕金钱这个意象,古代诗人写出了很多警句名言。对待金钱,要辩证地看。唐人李峤写过一首《钱》诗:“九府五铢世上珍,鲁褒曾咏道通神。劝君觅得须知足,钱解荣人也辱人。”在这首诗里,作者苦苦相劝,对于金钱“须知足”,要懂得金钱可以“荣人”,也可以“辱人”。诗中提到的鲁褒,是西晋的一位高士......
发布时间:2024.10.22
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譬如饮不醉,陶然有余欢。中含不尽意,欲辨已忘言。”字里行间,体现的都是古人求缺惜福的留白之道。从留白手法展开来,懂得知足,适可而止,是我们做人做事的重要参考。做人做事如果贪得无厌、不加节制,就会欲壑难填、招来祸患。唐代柳宗元曾以虫喻人,写过一篇关于蝜蝂的寓言......
发布时间:2024.10.09
是什么?如何才能幸福?当我听完樊登老师推荐的《幸福的方法》这本书后,我了解到,幸福是需要靠自己去创造的。樊登老师说“能让人幸福的方法,就是知足常乐!”作者泰勒本·沙哈尔博士在书中写到,人生分为四种类型:忙碌奔波型、享乐主义型、虚无主义型、感悟幸福型。我们首先需要思考如何才能使自己......
发布时间:2024.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