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90条 用时0.024秒
《赤壁赋》中写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种旷达自足的情怀,正是源于苏轼对世俗功利、个人得失的淡然。摆脱了物欲之浓,守住本分本真,清风明月的胜景才能纷涌入心。淡泊能明志,......
发布时间:2025.06.19
东坡对清风这个词的赞咏可谓达到了一个高远境界,他在《前赤壁赋》中引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他在《睡起闻米元章冒热到东园送麦门冬饮子》中吟道:“一枕清风直万钱,无人肯买北窗眠。”情由心......
发布时间:2025.04.14
重拾文化自信。我们必须建立起文化的主体性,如此才能拥有文化自信,进而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对于传统文化,我主张“循其旧法,择其善者而明用之”。旧法即传统,我们无法否定传统,但要有所取舍,挑选与当下生活相关的内容。看看当下生活缺失什么,就从传统中找寻对应的部分。比如,有人觉得现......
发布时间:2025.03.28
补助标准;支持教育强国建设,健全人口发展支持政策体系,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明确了2025年财政发力保民生的着力点。财政资金取之于民,必须用之于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国计民生关键处,“国家账本”将成为百姓的“幸福清单”。......
发布时间:2025.01.13
补助标准;支持教育强国建设,健全人口发展支持政策体系,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明确了2025年财政发力保民生的着力点。财政资金取之于民,必须用之于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国计民生关键处,“国家账本”将成为百姓的“幸福清单”。......
发布时间:2025.01.12
玉却不以为这是“俭啬”,他并非没有钱置办更好的生活用品,但他认为“人生之乐,莫如自适其适”,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以我室中所有之物而我用之,是我用物也;若必购致拣择而后用之,是我为物所用也。我为物所用,其苦如何?陶渊明之不肯‘以心为形役’者,即此义。”是我用物,还是我为物所用......
发布时间:2024.12.18
着妇人衣……今则妇人为之”);戏剧表演(“以为调笑……调弄加典库”)。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称其“有歌有舞,以演一事。而前此虽有歌舞,未用之以演故事,虽演故事,未尝合以歌舞:不可谓非优戏之创例也”,即就上述要素而言。从《踏谣娘》“且步且歌”的歌舞配合形式来看,“踏”(步)—“摇......
发布时间:2024.12.02
失去这一收入来源。李白目光辽阔、肝胆皎然,在《襄阳歌》中,他高歌道:“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清风朗月是造物主送给人们的精神财富,取之无尽、用之不竭,只需提升自己的境界,就能享受这笔财富。要想坦荡对待金钱,为官者重在戒私。岳飞曾言:“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而明代谏臣......
发布时间:2024.10.22
神灵不敬,而且说明祭祀的主持者品行不良。这是很严重的错误。因此,贪赃枉法就如同簠簋不饬,是犯了大错。古人将“簠簋不饬”作为弹劾贪官污吏的常用之词,表面看似乎说的委婉,实质上是说他们有损礼义廉耻,非同小可。中国乃礼仪之邦,古人特别重视以礼仪来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先秦管仲认为:“礼......
发布时间:2024.09.30
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赋予了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起了全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现代化反映了工业革命以来......
发布时间:202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