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6条 用时0.015秒
了一曲爱国主义的豪迈之曲和文化反思的悲壮之歌。曾经的屈辱历史,我们不能忘却,国家民族是一个共同体,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在亡国灭种、生死攸关的时候,个人与家国须结成牢不可破的一体,凝聚力量、众志成城。而步入新时代,更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将人生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
发布时间:2024.10.08
可读性有机统一,形成一种极具美感的阅读魅力。 真实客观地记载成功与失败。本书全景式地揭示和剖析了在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下,中国共产党人在生死攸关之际,通过万里长征的炼狱,通过严酷的围堵、不尽的跋涉、惊人的牺牲、无情的叛变形成的地狱之火,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浴火重生,从苦难走向辉煌。......
发布时间:2023.08.11
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都没有形成过有能力的中央”,“我们党的领导集体,是从遵义会议开始逐步形成的”。遵义会议之所以被称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从这次会议之后我们党逐步形成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成熟的领导集体,党的事业因此才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历史表明......
发布时间:2021.08.26
得到了教训,知道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是应该相信的,但是要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后来一结合就灵了,就打胜仗了。”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
发布时间:2021.02.25
扩大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从延安到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11月7日,中央机关到达......
发布时间:2019.08.19
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时,我们党直面危机,勇于修正错误,在遵义会议上纠正了“左”倾错误,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我们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方针的延安整风运动,有效整顿了主观主义学风、宗派主义党风和党八股文风,使全党上下达到了空前团结和统一;......
发布时间:2018.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