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1条 用时0.014秒
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是西安碑林《官箴碑》上的文字,流传十分广泛。这则36字官箴的起源,要追溯到明代理学家曹端。曹端(1376—1434年)是河南渑池人,明永乐七年(1409年)参加会试,登副榜(乙榜)第一,被授为山西霍州学正,从此步入仕途。曹端在霍州任学......
发布时间:2025.07.31
候两潮鱼。”青砖灰瓦之间,既有静谧的书斋,也有喧腾的市井,既有学子的读书声,也有贩夫的叫卖声。这般人间景象,那么美好和谐。又过百余年,南宋理学家吕祖谦也在诗中赞叹三坊七巷的读书声。吕祖谦是浙江婺州(今金华)人,他儿时曾随父亲在其福州任所读书,三坊七巷琅琅书声深深刻进这位少年的脑海。......
发布时间:2025.07.31
即便很小,也很显眼,千江水也无法洗干净,为官亦是如此,欲使白衣颜色不改,就要小心避免每一滴油污。南宋东莱吕氏深谙此理,这一家族的代表人物是理学家吕祖谦,他的伯祖吕本中结合自己的为官经历撰写官箴传给家人,其中说道:“世之仕者,临财当事不能自克,常自以为不必败。持不必败之意,则无所不为......
发布时间:2025.01.16
巴国都城,驰名中外的“榨菜之乡”。城北江水中,有世界闻名的、以雕刻石鱼为“水标”的古代水文站“白鹤梁”。对岸北山坪南坡有“点易洞”,传北宋理学家程颐曾在此点注《周易》六载。这座依山临江的小城,窄街深巷,坡坡坎坎,触目皆是大片灰蒙蒙的青砖楼房或穿斗式木屋。我就读的学校自然也不例外,青......
发布时间:2024.06.25
从丰,秋试春闱路费充,自此寒儒争奋进,群英破浪尽乘风。” 焦云龙任三原知县期间,与名儒贺瑞麟的交往堪称佳话。三原学者贺瑞麟是名震西北的理学家和教育家,焦云龙对贺瑞麟非常仰慕。在政务之余,经常造访清麓精舍,向贺瑞麟请教为学为官之道。贺瑞麟对焦云龙也是期许有加,称赞焦云龙“洁己爱民,......
发布时间:2023.10.25
一片柿林,累累的果实,穿越寒冬,面若红玉。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山里的柿子,开始红了,一直红透到落叶,那团团的柿红,是南宋理学家张九成在《见柿树有感》里写的“唯君粲丹实,独挂秋空明”的柿红,它们在入冬之后,依然延续着饱满的生命。 柿树不怕贫瘠,好成活,许多年前......
发布时间:2023.08.28
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在中国传统社会,一个人一生最大的成功不是建功立业、著书立说、富贵荣华,而是拥有高尚的品德。这一点从宋明理学家寻“孔颜乐处”,都极为推崇颜渊可以看出,他们认为孔子弟子三千,独颜子好学;学者当学颜子,入圣人为近;颜子没,而圣学之正派遂不尽传矣;等等。......
发布时间:2023.08.25
我找到了答案:我们不乏时代弄潮的勇气,却缺少对优秀文化传统的坚守。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是近代中国的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一起并称为“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家书》记述了曾国藩29岁到60岁的心路历程。 曾国藩在写给父母及后辈的......
发布时间:2023.06.14
间的建筑,正是岳麓书院,而它的故事要从宋代讲起。 宋代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道分水岭,出现于唐时的书院,在宋代大放异彩,尤其一批学问精深的理学家执掌各大书院,教授生徒,弘扬理学,蔚为大观。 说起宋代的书院,有“北宋四大书院”“南宋四大书院”等说法,在这两个名单中均有岳麓书院之名,......
发布时间:2020.09.27
新儒学回应佛、老学说的挑战,主要是为了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士人之修身,二是社会之治理,这也就是儒家的“内圣”和“外王”。周、张、二程等理学家建构了一套以“理、气、心、性”为核心范畴的理论体系,这套理论体系达到了与当时的佛、老学说相当的理论思维水平,而又充分表达了儒家的价值取向。......
发布时间:20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