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77条 用时0.018秒
东同志指出,“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陈云同志回忆,在延安时他认为犯错误的原因是经验少,但“毛主席对我说,你不是经验少,是思想方法不对头。他要我学点哲学”。知识学到位了,理论水平上去了,便如寸辖能制轮,可以帮助......
发布时间:2025.07.21
如果入党介绍人只是犯了一般性错误,可以继续担任入党介绍人。发展对象确实具备党员条件,其入党也不受影响。如果入党介绍人犯有严重错误,不宜继续担任介绍人时,应另换他人。如发展对象入党时不具备党员条件,或入党介绍人所犯错误与发展对象直接有关,则应针对具体情况,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发布时间:2025.07.11
寄过来的。吴玉章这才正色道:“跑铁道的人不能利用工作方便就搞‘捎、买、带’,所以,你的桔红我没有动。要是火车上托人捎的,就要退给你。”对待犯错误的家人,“延安五老”更是不徇私、不包庇。1962年,一些农村地区在发展生产时出现了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的现象。谢觉哉在老家的侄媳、孙媳也私自砍伐......
发布时间:2025.06.12
一个人怎么才能不犯或少犯错误特别是严重错误?很重要的一条是保持审慎之心,善于吸取前面的教训,不让同样的错误在自己身上重演。黄石公《素书》中有云:“见已生者慎将生,恶其迹者须避之。”大意是说:看到已发生的祸患,要警惕将来发生类似的祸患;厌恶别人的劣迹,要避免自己有这样的劣迹。鉴往知来......
发布时间:2025.03.03
顿党的作风》中,指出“我们揭发错误、批判缺点的目的,好像医生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们党对犯错误的同志的一贯方针,也是教育挽救犯错误党员干部、帮助其认识和改正错误的重要法宝。纪律处分条例明确,对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问题的,可......
发布时间:2025.02.13
情况,把握党纪、政务处分的匹配适用,做到宽严相济、精准得当。正确把握运用党的政策和策略,注重纪法情理贯通融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促使犯错误的同志发自内心知错悔错改错,做到教育人、帮助人、挽救人,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深化培训指导,持续提升准确运用“四种形......
发布时间:2025.01.2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初期,他明确指出:“一定要下决心把特区办好,非要搞好不可,搞好特区不会犯错误。”对新时期的政法工作,他强调:“对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东西,要依法加以保护和支持;对一切不利于改革开放、不利于生产力发......
发布时间:2024.12.17
“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出自朱熹《朱子语类》。意为,意识到自己不善的言行,就应该立行立改。一个人面对自身缺点和所犯错误的态度,决定了他前行的方向和速度。老子曾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加以改正,才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永远保持向上的姿态,稳步向前......
发布时间:2024.11.07
常性监督,综合运用谈话函询、提醒批评等方式,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适用第二、三种形态,要落实把纪律挺在前面的要求,根据所犯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综合运用组织调整、纪律处分等方式,分类处置、层层防治。针对严重违纪、涉嫌犯罪的,果断用好第四种形态,依纪依法严肃惩处,把惩......
发布时间:2024.08.05
反,一言一行都不能失守,一时一刻都不能放松。脑子里有个“紧箍咒”,一旦碰到纪律底线就及时拉警报、踩刹车,可以很好地避免自己脱轨道、走歧路、犯错误。严守纪律、做到自律,最紧要的是保持定力。做到脑子里始终有个“紧箍咒”,需要党员干部具备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强的党性修养。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
发布时间:202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