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4条 用时0.018秒
这种桑梓之情,《钱氏家乘》有意识地选取倾听民意、改善民生、体恤民情等训言劝勉后世子孙若执政在位须关心百姓疾苦、为民谋福利。这些训言内容如“爱民如子,去蠹如仇。严以驭役,宽以恤民”“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等等,虽带有传统社会的文化烙印,但仍能感受到强......
发布时间:2024.09.20
这种桑梓之情,《钱氏家乘》有意识地选取倾听民意、改善民生、体恤民情等训言劝勉后世子孙若执政在位须关心百姓疾苦、为民谋福利。这些训言内容如“爱民如子,去蠹如仇。严以驭役,宽以恤民”“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等等,虽带有传统社会的文化烙印,但仍能感受到强......
发布时间:2024.08.29
十五日,焦云龙积劳成疾,病逝在潼关任上。焦云龙去世后,来潼关署中吊唁者十几日不绝,有些人甚至从河南、山西远道而来。关中大儒牛兆濂赞写道,“爱民如子,利民心长,公殁民号,万家如霜”。据《潼关县志》记载,焦云龙家中素无余积,去世后家人无力安葬。在潼关道台谭启瑞资助下,才得以安葬在潼关东山......
发布时间:2023.10.25
化示范点手册》,让廉洁文化散发出浓郁的本土气息,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 加强与当地媒体联系,深入挖掘生于滕或任职于滕的古代清官廉吏,整理并宣传其廉政治滕的事迹。清朝滕县知县赵邦清爱民如子、为官清廉,留下了很多佳话。《滕州日报》深掘细理,以《一代廉吏赵邦清》为题对其事迹予以连载。 ......
发布时间:2022.09.16
寻者至,还之”。在赵禧担任山西文水县丞期间,当地发生灾荒,饥民甚多,赵禧便“佐令长赈贷,又私治粥,遇惫者辄扶掖哺之,全活甚众。”正因为赵禧爱民如子,当他离任之时,“百姓万人遮道泣”在挽留不住的情况下,“则肖像以祀之”。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益都县发生大饥荒,粮价暴涨,到了“斗粟......
发布时间:2021.01.21
古代的清官,往往以“爱民如子”为己任,而百姓赞扬一位好官,也多尊称为“父母官”。其实,“父母官”的称谓源自“召父杜母”的典故,都是发生在汉朝时期南阳的故事。 《汉书·循史传》记载,西汉元帝时,南阳郡太守召信臣为政勤勉有计谋,乐为人民兴福利,致力于使他们富裕起来。他亲自努力于农......
发布时间:2018.06.27
播。据史料记载,善南街道王开村张守蒙在明嘉靖年间,曾任四川监察御史,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心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一生为官清正廉明,爱民如子,众百姓自发“以石却馈”,名垂青史。为弘扬张守蒙的事迹,市纪委正积极组织力量,以“张守蒙”“廉洁石”为题材拍摄一部廉吏文化作品,着力传播为......
发布时间:2018.06.21
清末年间,滕县县令姚诗志很有学问,写得一手好字。他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很受老百姓爱戴。 南门里有一家卖粥的,天一明,两口子抬着粥缸去摆摊,不巧,被一块大石头绊倒,摔破了缸,粥淌了一地。他们是小本经营,赖以谋生,这一下去了半个家当,两口子坐在地上哭起来。 姚县令一早起来去访察......
发布时间:2016.07.08
清末年间,滕县县令姚诗志很有学问,写得一手好字。他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很受老百姓爱戴。 南门里有一家卖粥的,天一明,两口子抬着粥缸去摆摊,不巧,被一块大石头绊倒,摔破了缸,粥淌了一地。他们是小本经营,赖以谋生,这一下去了半个家当,两口子坐在地上哭起来。 姚县令一早起来去访察......
发布时间:2016.07.08
一线。在他们之中,既有守信经营的商户,也有师德高尚的教师;既有回报桑梓的乡贤,也有救死扶伤的医生;既有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环卫工人,也有爱民如子的村党支部书记;既有踏遍山路一心护绿的护林员,也有孝老爱亲的儿媳和见义勇为的农民。他们在平实的生活、躬身的实践中展示出了不一般的“凡人善举......
发布时间:2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