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6条 用时0.014秒
混乱、衰败、贫穷的环境中长大。眼看着山河破碎的祖国和艰难生存的家人,他常怀忧国忧民、救亡图存的赤子之心。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百姓历经战乱、流离失所、苦不堪言的生活状态让他十分痛心,作《战区灾民生还时之感想》抒发感慨:“呜呼,是翁何辜至耄耋尚遭兵祸切肤之忧。”文中尖锐抨击了军阀不顾百姓......
发布时间:2024.01.23
的规律,《觉醒年代》将革命性融入历史规律探寻,使得内容更显深厚。剧中有一个浓墨重彩的诗意化场景,李大钊送陈独秀经天津南去上海,在海河边看到流离失所、沿途乞讨的百姓,听到义和团幸存者的悲怆发问,两人在冰雪漫天中认识到要有凝聚力量的组织、要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同宣示为民立命、为国建党......
发布时间:2021.03.15
灵川县知县,在灵川任上不过一年,三十三岁的他就因为政干练名扬广西官场。十多年前,广西金田爆发起义,灵川县亦屡有起兵者,故农耕频受干扰,人民流离失所,县乡财政入不敷出。张联桂到任后,发觉当地农业已恢复正常,粮食生产也达到了此前的水平,但前任知县钱粮征收不足半数。 寻根究底之下,......
发布时间:2020.08.11
种种道路,目睹了这些主义、这些道路的不同命运、不同结局。如此这般的“颜色”,这样那样的“之春”,其后果是一再出现的党争纷起、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惨痛的教训,足以惊醒那些做着不着调迷梦的“睡中人”了。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和自信的中国,毫不动摇坚持和......
发布时间:2019.05.21
教训。”过去不能搞全盘苏化,现在也不能搞全盘西化或者其他什么化。冷战结束后,不少发展中国家被迫采纳了西方模式,结果党争纷起、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至今都难以稳定下来。《庄子·秋水》中写道:“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我们千万不能“邯......
发布时间:2019.04.01
泛滥,他拯救灾民,捐献棉衣五百件。大中丞铁公上书奏明他的事迹,朝廷赐给他五品官衔。嘉庆十八年,山东大旱,滕县大饥荒。官府常常计无所出,百姓流离失所。徐缙文面对饥荒很痛心。这次饥荒中,徐缙文想全力赈济百姓,又不愿居其功沽其名(《光禄徐松皋公传》)。他反复与亲友商议妥善的办法来解决,恰好......
发布时间:2016.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