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2条 用时0.013秒
类极少,因此被百姓送了个外号,叫“于青菜”。顺治十八年(1661年),四十五岁的于成龙到广西罗城担任知县,仅用三年时间,就改变了当地盗贼横行、民不聊生的情况,使罗城成为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卓异”之邦。后来他升任四川合州(今重庆市合川区)知州。于成龙治理合州也非常成功,接着又迁任黄州知州......
发布时间:2024.11.07
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思想家、科学家和军事家,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深刻的思想价值,深深打动着我。墨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墨子挺身而出,为天下百姓福祉奔走呼号,倡导“兼爱”“非攻”等思想。他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不分贵贱......
发布时间:2024.10.12
的隆隆炮声。“天朝上国”封闭停滞,被远远甩在“百年锐于千载”的工业革命浪潮后面。此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 中国往何处去? 热爱祖国的仁人志士为这个问题苦苦求索。 太平天国的悲歌,洋务运动的夭折,戊戌变法的......
发布时间:2021.10.12
墨子所处的时代,比孔子所处时期稍晚,正是春秋战国之交。虽然生产力有所发展,但战争的频率和规模比孔子时期更多、更大。墨子观察到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面对战火纷飞,饿殍遍地的惨状,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
发布时间:2021.03.19
公元前五世纪,正是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战争频仍,民不聊生。到处充满着挣扎和呐喊,到处展现着求存和探索。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各执一说,群星闪耀,百家争鸣,成为中华文化的轴心时代。当时经济发达、文化昌明的齐鲁大地,位于今山东滕州市境内的小邾国出现了一位光耀后世的平......
发布时间:2021.03.19
夫不获其所”的夙愿,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摆脱贫困、丰衣足食的深深渴望。近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的腐朽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政局动荡、战乱不已、民不聊生,贫困的梦魇更为严重地困扰着中国人民。摆脱贫困,成了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
发布时间:2021.02.26
一头大黄牛冲了上去。这事儿记录在《后汉书》中:“光武初骑牛,杀新野尉乃得马。” 王莽篡汉打破了时代格局,触动了贵族地主的利益,穷苦百姓民不聊生,赤眉军揭竿起义。当年已是没落皇族的刘秀,怀揣着夺回刘氏基业的梦想,要征战沙场却又买不起马,由于长年生活在农村,了解南阳黄牛的习性,于是骑上......
发布时间:2021.02.26
“大脱嵌”发生在中国,则是一百多年前的清末民初,个体挣脱了“家国天下”的规训,即谭嗣同所谓“冲决网罗”。彼时中国内忧外患、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整个社会“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孙中山说,“中国虽四万万之众,实等于一盘散沙”。 在传统社会里,家国理念并不必然能造就家国一体的......
发布时间:2020.09.27
在战略转移中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自我改造,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民族的品格和信仰的力量。新中国成立67年来取得的成就,同样是一项项干出来的。在一个民不聊生、经济崩溃、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埋头苦干,为国家、民族的现代化打下基础。上世纪70年代末,我们党做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
发布时间:2016.10.10
校也”。 嘉庆十七年春(1812年),满德安被越级擢升为河北内邱县(今河北内丘县)县令。内邱县地处京畿要道,战乱频繁、徭役繁重,又逢饥荒,民不聊生。满德安接任后,三次上疏,向朝廷报告灾情,请求赈济,但是迟迟没有结果。面对数千饥民,满德安为赈灾救民,弃个人性命于不顾,擅开军需粮储,放粮救......
发布时间:201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