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31条 用时0.016秒
成为后世文人创作的灵感源泉与经典素材。如李白的“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说的就是王徽之夜访戴安道的事;“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用了晋武帝时有个叫满奋说的话。辛弃疾的“八百里分麾下炙”,借用了王恺用牛跟人打赌的事,用“八百里”来指代牛。另外,“少时了了,大未必佳”“覆巢之下,......
发布时间:2025.06.04
黄帝陵,早在《国语》《史记》中即有记载,那是炎黄子孙的根,是华夏悠悠数千年人文初祖文明的象征。《资治通鉴》卷二十一记载,公元前109年夏,汉武帝自泰山历九原归路陕北,为祭祀黄帝而命将士堆积汉武仙台。至于黄龙县,人们只要想一下“黄龙”二字,就足以明白这块古老土地的腾达气势了。1975年,那......
发布时间:2025.04.21
“正本清源”,出自《晋书·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于置胤树嫡,非所先务。”“正本”,就是要把根摆正,摆直。根不正,树则斜,形斜则影歪。“清源”就是指水的源头要清,源未清,水则浑,整条河的水都会肮脏。这一成语启示着我们:要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以求彻底解决问题......
发布时间:2025.03.03
【建置沿革】秦朝废分封置郡县,于今滕境置滕县、薛县。汉高祖时析小邾置蕃县,隶属豫州刺史部鲁国;汉武帝时改滕县为公邱县;东汉时,公邱县属豫州刺史部沛国;汉献帝建安三年(198年),分东海郡,于昌虑县置昌虑郡,不久又改为昌虑县,其他县照旧。三国时,滕境各县属魏,魏袭秦制。西晋袭汉制,蕃县......
发布时间:2025.02.25
潘季驯:四治河道 名垂后世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自古以来,从大禹治水到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已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02.21
语“珠还合浦”指的是物失而复得、人去而复回。这一成语的背后,是动人的廉洁故事。珍珠固然珍贵,但更为珍贵的是廉洁的品行。海丝大港 循吏除弊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南越国灭,汉朝在其地设置了九个郡,合浦郡为其一,下辖合浦县、徐闻县等五县,合浦郡治设在合浦县,也就是今天广西北海合......
发布时间:2025.02.13
承载着自古以来人们对万家团圆的期盼。中华灯彩有着悠久的历史。《史记·乐书》中记载:“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汉武帝在甘泉寺燃灯祭祀太一神,灯火彻夜不熄,开“张灯”之先河,后沿袭成俗。起初,灯彩在民间还较为罕见,随着技术发展,纸、麻等材料因轻便易携,且价......
发布时间:2024.09.23
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三伏跨度时间较长,又不属于二十四节气,故人们称之为“杂节”。我老家所在的鲁南苏北一带,有入伏喝羊肉汤的风俗。这可能与汉武帝“伏日赐肉”的故事有关。《汉书·东方朔传》记载:“伏日,诏赐从官肉。”入伏这天,汉武帝要赏赐近臣鲜肉。有一次,群臣都到了,天色已晚,可是大......
发布时间:2024.07.22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这篇旧时儿童都能背诵的《千字文》,作者为南朝梁代的周兴嗣。据传,梁武帝为了教皇子们学习汉字、书法,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了1000个零散的汉字,让周兴嗣将其编成一篇完整的诗文。周花了一夜的时间完成了这项任务,累得鬓发全白。这篇《千字文》不......
发布时间:2024.06.29
天禄阁、麒麟阁三大藏书楼,班固《西都赋》有记:“天禄石渠,典籍之府”。《三辅黄图·阁》则记载:“麒麟阁,萧何造,以藏秘书,处贤才也。”汉武帝刘彻为充实官府藏书,下诏“广开献书之路”,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皇家征书活动。面向全国轰轰烈烈的征书活动,使得大量散落于民间的图书......
发布时间:202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