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3条 用时0.016秒
文人雅士将弹奏古琴作为一种调和心性、提高修养的生活方式,正如刘禹锡在其名篇《陋室铭》中所描述的情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抒怀寄情的天籁之音高山流水,曲为心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言志、画寄情,而音乐也是内心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相比于其他乐器而言,古琴抒......
发布时间:2024.08.05
的疲惫和辛苦,即“用力者劳”。“劳”的字形,从溯流来说是从“勞”简化而来,泛指一般的劳动、烦劳。引申为疲劳、劳累,如刘禹锡《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因为劳而有功,又引申为功劳、功绩,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又口舌为劳”。 劳,最开始是简单的肢体活动,后来就发展为集体力和心......
发布时间:2023.09.08
我提升,就要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这话何其熟悉!三年疫情,扼杀了很多人行万里路的野心,只能登上读万卷书的航船,“万卷”不敢企及,要挣脱业务之忙案牍之劳,要对抗慵懒和怠惰,方可与书香邂逅相遇。心理学理论说,人的自我功能完善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新的客体关系。客体关系不仅限于人际关系,书和路,读......
发布时间:202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