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3条 用时0.018秒
与风骨回应时代的召唤。朱蕴山冒险穿越封锁线时慷慨赋诗:“几番回首京华望,亡命天涯亦自豪”;沈钧儒抱病北上,坦言:“此行乃毕生追求之终点”;柳亚子在北平欣然挥毫:“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这些抉择与言行,既展现了知识分子投身建设的赤诚,又彰显了他们舍生忘死的信念和建设新中......
发布时间:2025.09.26
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1933年叶圣陶加入鲁迅、宋庆龄、蔡元培组织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他利用主编的《中学生》杂志刊载鲁迅、胡愈之、郁达夫、柳亚子等人文章,介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抗议和揭露国民党政府假抗战真妥协的不抵抗政策。“七· 七”卢沟桥事变后,“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
发布时间:2025.01.26
董必武写下“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高屋建瓴秦地险,不驱倭寇愧前贤”等诗句,表明了他抵御日本侵略者的坚定决心。1942年2月,在回复柳亚子的诗中,他写到“顽钝如常能执戟,愿听驱策卫中华”,再次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献身的革命精神。“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董必武终身践行对......
发布时间:2024.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