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6条 用时0.017秒
以观海,碣石山成为不少古人抒怀,与“神仙”对话的地方,这也成就了其“神岳碣石”的美称。在近代历史上,碣石山还是一座革命之山,伟大的革命先驱李大钊曾在碣石山的侧峰五峰山上居住。五峰山脚下,李大钊塑像让人肃然起敬。“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绝无人迹处,空山响流泉。”“云在青山外,人在白......
发布时间:2025.08.19
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滋养,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党性修养。最后,全体党员共同观看了红色专题片。专题片中生动展现了李大钊等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和信仰,不畏牺牲、前赴后继的伟大精神,使党员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年代的艰辛与不易,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为党和人民事业......
发布时间:2025.07.11
志愿者通过“理论宣传+情景教学”的创新形式,生动讲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借助《觉醒年代》经典片段展播、革命文物图片展示等多媒体手段,再现了李大钊、刘胡兰等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英勇献身的光辉历程。参与者认真聆听讲解,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感悟,并在分享交流环节积极发言讨论。通过沉......
发布时间:2025.04.03
导和同志们汇报一下,关于年轻干部履职的几点粗浅认识。 一、始终坚持“青春之我”,创“青春之业绩”。我们党的伟大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先生,曾作散文名篇《青春》,其中几句“吾愿吾亲爱之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资以乐其无涯之生”,这是我们一......
发布时间:2024.12.12
“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在《狱中自述》中的明志之言。他为民族之辱而痛、为民族之困而愁、为民族解放而斗争,最终为民族而牺牲。李大钊深切的民族情怀不仅体现在其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等著述中,也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其诗......
发布时间:2024.08.16
样的“不争”同样也不可取。正确的做法,当如《道德经》中所说,“为而不争”。在担当作为上争先恐后、在功名利禄上主动谦让,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李大钊在北大任教时,把大部分收入用来资助同志、接济贫苦青年,而他自己的午饭几乎都是大饼馒头就白开水,许多接触过李大钊的人对他都有这样的评价:在涉......
发布时间:2024.02.26
杨匏安是中共早期的重要党员,华南地区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也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之一,与李大钊并称为“北李南杨”。他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广东区委监委委员,1927年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杨匏安的诗词行文雅洁,既表现出他安贫乐道、淡泊自......
发布时间:2023.10.16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等内容。此外,在讲述大事记的同时,全书还注重时代英模和普通人物的叙写。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革命先驱李大钊,“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铁人”王进喜,“甘当螺丝钉”的雷锋等等,彰显共产党员的风骨。 《文献中的百年党史》思想站位较高,叙史逻辑清......
发布时间:2022.12.15
丽的史诗。不朽的红色气质,在书中浓缩于瞬间,镶嵌于光影,一个个鲜活的场景和人物被永远定格,带领我们穿越时光隧道、重回历史现场,与不朽相遇: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赵一曼、左权、江竹筠……一行行文字,一张张图片,一个个片段,都从骨子里传递着强大的精神力量,感受到一种共同的红色精神气质......
发布时间:2022.10.14
这段话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浴火才能重生,苦难成就辉煌,对一个人如此,一个政党如此,一个国家亦如此。 回看全书中共的发展历程,如果说早期李大钊,陈独秀提出“实现共产主义”的志向理念,还只是一种初探索和酝酿,是面对落后中国,血脉中不可遏制的激情。那么,随着中共召开一大会议,参与北伐,......
发布时间:202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