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9条 用时0.017秒
家逃匿于山林之中,为此将家产全部变卖,买了一条船。船将要开时,恰好老朋友张伯雨来访,看到他穷困潦倒,倪瓒以钱相赠。据史料记载,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召倪瓒进京供职,他坚辞不赴,作《题彦真屋》诗云:“轻舟短棹向何处,只傍清水不染尘”,以此表明自己不被功名物欲所惑的决心。“每叹世人辄学云林......
发布时间:2024.09.20
越味蕾,升华为艺术。画家以浓淡不同的茶汁在宣纸上挥毫泼墨,利用茶汁中的单宁酸,创造出变化莫测的色彩效果。明代中后期,抹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朱元璋不喜复杂的制茶方式,废除了福建建安团茶进贡制度。唐宋以来的团茶文化骤然衰落。明代朱权的《茶谱》既记载了点茶之法,又涉及了散茶的制作,反映了......
发布时间:2024.08.12
俗话说,“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但对于为政者而言,这样的思想绝不可有。只有靠着“正俸”过日子,才能少出事、不出事。史料记载,朱元璋向地方派任官员时,将他们带到一口水井旁教导:“做清官,靠俸禄过日子,就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养活一家老小。如果不满足,非要从外面取水灌入......
发布时间:2024.04.30
建王朝大都设有名为“秘书”的官职,如“秘书监”“秘书郎”“秘书丞”等,其职能主要都是掌管图书典籍,一直延续了1000多年,到明朝才被废置。明朝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结果导致秘书监也被废除了。清承明制,也没有秘书监。不过由于科技的发展,明清时期的图书典籍数量比以前多多了,当然,书籍的身价......
发布时间:2024.03.19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可见,竹子跟媚俗之气是背离的关系,竹子是完全能够高昂地登上大雅之堂的植物。出身贫寒的帝王朱元璋也曾写过一首《咏雪竹》的诗:“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雪竹既有高洁的品格,又有一种不畏风霜严寒、受尽摧残却依旧能......
发布时间:2023.09.15
一年零三个月的碎片时间,才把《明朝那些事儿》读了一遍,掩卷沉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明朝276年的历史,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从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杀伐征战,励精图治,1368年建立大明王朝开始,到1644年极其励志、极其勤政的崇祯皇帝无可奈何看着大明江山在内忧外患中风雨飘零,以死谢罪,泱泱大......
发布时间:2023.06.08
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
发布时间:2022.01.10
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
发布时间:2022.01.10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吴宇轩 《明史》中记载:一日早朝,明太祖朱元璋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大家众说纷纭,或曰金榜题名者,或曰功成名就者,或曰富甲天下者,不一而足,却皆未获赞许,唯独大臣万钢回答“畏法度者快活”时,朱元璋点头称是,称其见解“甚独”,并说“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
发布时间:2020.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