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1条 用时0.019秒
落落寡合,而是充满温情、喜爱友朋之人。他的交友之道,既体现了魏晋名士的洒脱,又融入了自己独特的处世哲学。寻求精神共鸣。在《移居》诗中,陶渊明道出交友真谛:“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所谓“素心”,正是他追求的精神纯粹性。据《晋书》记载,陶渊明虽然不通音律,却有一张无弦琴,每当朋友......
发布时间:2025.07.21
临财”是考验,“不贪”见操守。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必备的品德,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基本要求。清不可事以财,面对金钱和物欲的诱惑,党员干部当正心明道、怀德自重,戒贪欲、强定力、守规矩,多一分冷静与警觉,少一些浮躁与盲动,才能真正做到“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齐清)......
发布时间:2025.06.16
事事省察。党员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也面临着各种诱惑与考验,当从工作生活中的每件小事做起,时刻保持党性修养与自我省察,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正心明道、怀德自重,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抵御各种诱惑的强大定力,真正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使命。(齐清)......
发布时间:2025.04.21
情。”卧听竹声而思民,忧民生疾苦而难以安眠。百姓生活的点点滴滴都牵动着他的心。这样的清官,怎能不让百姓永远铭记呢?作为党员干部,要做到正心明道,清正廉洁,时刻把责任与使命放在第一条。面对各种纷乱的问题,能够慧眼识本源,科学治理,有效应对,砥砺奋进,夯实立身之基石,勇担肩负之重任,......
发布时间:2025.03.03
一旦生活上不检点、不自律,就会给别有用心之人可乘之机。纪检监察干部要管好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道,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始终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补足精神之钙,自觉以党性立身做事。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
发布时间:2024.08.07
量,心灵才不会依傍他处,行为才能始终勇毅坚定、正道直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身为党员干部,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更应重视正心修身,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正心明道、怀德自重、慎欲知足,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完备)......
发布时间:2024.07.05
乞讨却不动分毫。这位“腰缠万贯的讨米人”临财不起念、守财不毁节,正是心中刻有一个“廉”字。清廉是福,贪欲是祸。抵制金钱和物欲的诱惑,当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对不义之财既要“眼里识得破”,又要“肚里忍得过”。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知敬畏、存戒惧,管得住小节、守得住底线......
发布时间:2024.03.25
什么时候起,“篇”演变为量词了呢?从现有材料看,先秦时期,量词“篇”的用法就已经出现。银雀山汉墓出土的汉简《孙子兵法》有“【十】扁(篇)所明道言功也”的记载。虽然《孙子兵法》出土于汉代墓葬,但其成书年代远在春秋时期。用“篇”来计量文章的数量,往往指文章之一部。 迄至汉代,“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艺术家“与”律师”携手,是理性与感性、严肃与活泼、铁面与柔情相互交织融洽的有趣之旅。“法安天下 德润人心”、“宁静致远 民安国泰”“学法以明道 用法以立身”等一幅幅作品或大气磅礴、直抒胸臆,或舒缓细腻、娓娓道来,或娟秀飘逸、轻盈洒脱…… 一下午的时间,书画家们展纸挥毫,奉献各种......
发布时间:2023.09.14
就做好人大常委会作风建设工作,朱晏辰强调,要思路清晰,深谋远虑,站在全市发展大局,紧跟市委决策部署,深层次谋划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要立说立行,提高执行力。要正心明道,防微杜渐,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始终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忘初心使命,树立人大良好形象。 (刘林昊 报道)......
发布时间:2022.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