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9条 用时0.017秒
的立体画面,炼字的功夫好生了得。“高桐深密间幽篁,乳燕声稀夏日长。独坐水亭风满袖,世间清景是微凉。”且让我们吟咏宋代寇准的七律《微凉》,细细品味“幽篁”的优美意境,并结合“琴啸”“明月”“清风”等元素,来体悟“心静身凉”的消夏美学。幽篁可在山中,也可在我们的宁静的心中。(钱续坤)......
发布时间:2025.07.31
其趣。惟有与物淡然处之,方能体会到“趣独真”的妙处。苏轼在《赤壁赋》中写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种旷达自足的情怀,正是源于苏轼对世俗功利、个人得失的淡然。摆脱了物欲之......
发布时间:2025.06.19
发布时间:2025.06.05
发布时间:2025.05.22
只有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才有印记、力量与价值。纵览古代先贤,苏东坡对清风这个词的赞咏可谓达到了一个高远境界,他在《前赤壁赋》中引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他在《睡起闻米元章冒热到东园送麦门......
发布时间:2025.04.14
屋》诗云:“轻舟短棹向何处,只傍清水不染尘”,以此表明自己不被功名物欲所惑的决心。“每叹世人辄学云林,不知引镜自窥,何以为貌!”清康熙年间以史才著称的倪灿如此评价倪瓒。伴着月光翻看倪瓒的书画,简淡平远、清净至极的意境如清风一般扑面而来,古人的话有道理,明月与清风最是相宜。(蔡旭)......
发布时间:2024.09.20
病无人问”,看来静修的功夫尚欠火候。 经常“闲卧”,不免胡思乱想,有《闲卧有所思》为证: 向夕搴帘卧枕琴,微凉入户起开襟。 偶因明月清风夜,忽想迁臣逐客心。 何处投荒初恐惧?谁人绕泽正悲吟? 始知洛下分司坐,一日安闲直万金。 “骚”韵颇浓。自抒胸臆也就罢了,有时候白......
发布时间:2021.06.07
人也不少。对于从政者来讲,一旦开了贪欲的口子、丢了自律的防线,登门献礼者必如过江之鲫,腐败风险就会近在咫尺。 当年,苏东坡面对着江上的明月清风,写出了“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千古名句,既道出清介为官的志向,更蕴含廉洁自律的智慧,值得今人细细体悟,践之......
发布时间:2019.04.24
真正深入感受到了古琴韵味的胸襟博大、涵养天地,领略了古琴曲调的行云流水,演绎乾坤。现场听众陶醉在美妙的乐曲之中,再次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神。正如范老师讲座中总结的那样,古琴——可谓中国灿烂文化的一个载体,它的音韵不但能折射出高山流水,明月清风,还叠映出秦砖汉瓦,唐风宋韵。 ......
发布时间:2017.04.03